文
菠萝
飙升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近年来,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患者数量飙升。最近经常收到相关读者的咨询,比如下面这位的问题就非常典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甲状腺癌的基础知识、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
从年开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而且甲状腺癌有性别倾向,75%的患者都是女性,目前甲状腺癌已经排到了城市地区女性发病率第4位。
甲状腺结节就更多了。
大家肯定都有感觉,这几年身边查出甲状腺结节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据统计,目前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20%以上,也就是说,5个人里面就至少有一个人有甲状腺结节!
为啥呢?
最大的原因是,检测仪器进步了!
由于高分辨率B超的出现和体检的普及,很多以前绝对发现不了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或肿瘤都可以被找到了!以前1厘米以下的结节都很难看清,现在的技术能轻松找到1~2毫米的肿块。
这些微小肿瘤到底有多危险?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绝大多数筛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肿瘤恶性程度不高,并不会致命。
坏消息是,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对专业水平要求高,目前很多良性/惰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被过度治疗了,带来了不必要的副作用。
所以,如果发现甲状腺的问题,有两件事儿特别重要: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判断它是良性还是恶性。
如果确定是恶性甲状腺癌,判断要不要立刻手术,并选择最佳的后续治疗方案。
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分级
我们先说说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很多,但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一辈子也不会恶变,更不会致命。真正能称之为癌症,也就是恶性的比例,只有5%左右。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正常情况只需要密切观察就好,不用着急上火地切掉。毕竟,切掉甲状腺不是没有风险的。尤其是全切,除了手术风险,还会带来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等。
结节要不要切,需要认真评估风险收益比。如果属于恶性肿瘤,就应该积极治疗,如果属于90%良性的,就应该优先考虑观察。
问题来了,如果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恶性的呢?
有三类主要方法:一是看临床指标,二是看穿刺病理,三是看基因突变。
首先看临床指标,主要是做超声和血液的检查。如果结节具备一些特征,比如超声发现是“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等,那恶性的概率就更高。如果血清指标,比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很高,那恶性的概率也更高。
如果怀疑结节是恶性的,那通常会进一步做穿刺病理来确诊,也就是用细针取一些结节的样品,放到显微镜下来仔细观察。这是诊断肿瘤特性的*金标准,所谓“眼见为实”嘛。
在显微镜下,甲状腺结节的细胞病理诊断按照国际权威的Bethesda分级系统可以分为6级。其中2级属于良性,恶性风险最低,而6级是恶性肿瘤的风险最高。
但即便有显微镜的帮助,依然有20-30%左右的甲状腺结节(主要是Bethesda3级和4级)处于灰色地带,无法被准确判断,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结节。
这些患者是最纠结的:大家既不想冒险,让潜在的恶性结节放任自流,又不想过度治疗,给身体带来不必要伤害。
有办法进一步鉴别结节到底是不是恶性么?
有的。
基因检测是常见方法。
多年研究发现,有一些基因突变和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比如BRAF基因突变、RET基因重排或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NTRK基因融合突变等,这些特定的基因变化都是甲状腺癌中常见,但良性结节中非常罕见的。如果测序发现这类突变,就强烈怀疑是恶性肿瘤,会建议积极治疗,而不是观察。
其中最常用的标记物是BRAF基因突变。
很多乳头状甲状腺癌都有BRAF突变,而良性甲状腺结节几乎没有。如果甲状腺结节查出了BRAF突变,恶性的概率是99%!如果同时出现两个高风险突变(比如BRAF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肿瘤恶性程度可能更强,肿瘤术后复发的风险还会更高。
大家肯定会问,如果没有查出这些突变,是不是就一定是良性呢?
并不是。
因为并不是%的甲状腺癌都有这些突变,这时就需要通过分析更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效地找出良性结节。
总之,如果遇到病理判断不明确的情况,适当的基因检测可能会提供额外信息,让诊断更加明确。
甲状腺癌的治疗选择
刚才说了甲状腺结节,那如果已经明确是甲状腺癌,一般怎么治?还有没有做基因检测的必要呢?
要看情况。
首先大家要知道,甲状腺癌和别的癌症一样,并不是只有一种类型。它主要可以分为4种亚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它们的发病率和危险程度各不相同。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最常见,也是生存率最高的亚型,它们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相对少见,但整体预后更差,一般诊断后都需要立刻进行综合治疗,常见手段包括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等。
相对更难决定的是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遇到这类肿瘤,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要不要立刻做手术?
如果手术,是部分切(腺叶切除)还是全切?
应该怎么决定呢?
科学上讲,应该要具体分析每个患者肿瘤的风险。
乳头状癌占了甲状腺癌的85%以上,通过体检查出来的几乎全都是乳头状癌,而且很多是个头很小的微小癌。这类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整体生存率相当高,20年生存期超过95%。
由于整体风险不高,很多患者不需要立刻治疗,可以选择“积极观察”,也就是不手术,定期检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