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疼痛科何伟主任采用内镜下颈后路key-hole技术成功为一例颈5-颈6椎间孔狭窄的患者实施颈椎间孔切开术(MI-PCF),术后患者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术后第二日即出院。
医院疼痛科是省内较早开展颈后路微创手术的单位。近两年,团队已成功完成多例类似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男,51岁,左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2年,加重2月。医院保守治疗,未有好转。患者因惧怕开刀手术治疗,遂前来医院疼痛科就诊。
术前
术中
术后
知识链接
什么是Key-hole技术?
1
Key-hole技术的发展历程
※年,JohnsHopkins医院的Zeidman首先报道了例后路开放key-hole技术(在椎板上磨出形状大小如钥匙孔,行椎间盘摘除,前方骨赘切除及神经根减压术,又称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
※年,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的Bruke首先报道了3例显微内镜下使用key-hol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
※如今,椎间孔镜下实施后路颈椎椎间孔切开术即key-hole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微创领域的尖端技术。
2
Key-hole技术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相应的根性症状,相应的节段有影像学偏外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增生导致椎间孔狭窄。但是对于多节段神经根减压存在争议。
3
脊柱内镜下key-hole技术的优势
1.与颈椎前路手术相比可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风险较小;
2.与颈椎开放性后路手术相比,创伤小、出血少,避免了术后轴性痛,减少了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
3.镜下手术视野被放大了4-20倍,以水为介质,视野清晰,而且不失立体感,能清楚、精确地显露术区组织结构,减压彻底;
4.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4
Key-hole技术禁忌证
1.病变偏中间(致压的椎间盘或骨赘)
2.颈椎后凸畸形
3.伴有脊柱不稳
4.颈椎轴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