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amp药物
TUhjnbcbe - 2021/6/5 11:47:00

摘要

经皮心脏起搏是一种临时起搏方法,可能适用于严重症状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对于具有可逆或短暂病症的患者特别有用,例如地高辛*性和下壁心肌梗塞情况下的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当经静脉起搏不能立即获得或具有高并发症风险时。大多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程度较轻的患者需要40至80mA的电流;肺气肿、心包积液患者或正压通气患者的起搏阈值往往较高。在心电图上,成功起搏的特征通常是QRS波群变宽,然后是明显的ST段和宽T波。对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也必须通过评估患者的动脉脉搏来确认。正确的电极片位置摆放确保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起搏。充分的镇静和镇痛对确保患者舒适至关重要。

适应症

经皮心脏起搏是一种临时起搏方法,适用于各种临床情况,包括一些心脏紧急情况。一般而言,外部起搏被指示为严重症状性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时起搏方法,特别是那些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它在可逆或短暂的情况下(如地高辛*性和在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或经静脉起搏不能立即获得或具有高并发症风险时特别有用。它通常被用作临时经静脉起搏或永久起搏器的桥梁,如果长时间需要临时起搏,则不应依赖。

通常需要临时起搏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各种类型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或者症状性双束阻滞(symptomaticbifascicularblock)。此外,经皮起搏也可于心脏停搏患者。

最后,外部心脏起搏方法已被用于通过过度起搏来抑制难以治疗的室性和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抗心动过速起搏复杂,并有将心动过速转变为更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禁忌症

如上所述,如果长时间需要临时起搏,则不应依赖经皮起搏。在严重低温患者中,经皮心脏起搏相对禁忌。在这些患者中,心动过缓可能是代谢率降低导致的生理现象。而且,随着体温下降,心室变得更容易纤颤并且更难除颤。

心脏骤停患者时经皮起搏相对禁忌,特别是如果复苏延迟超过20分钟,因为这些患者的复苏结果较差。

电极板的放置

大多数除颤器装置都配备了经皮起搏功能。两个起搏电极应用于患者的胸部。负极放置在前胸壁上,以顶点为中心,或沿着胸骨左缘放置在V3导联位置。正极放置在患者背部的负极后面,在脊柱和左肩胛骨之间的胸椎左侧。在极度僵硬的无意识患者中,有时难以将正电极正确放置在患者背部;在这种情况下,正电极可以放置在导联V1位置的胸部右侧。

设置

然后将电极连接到除颤仪。一些除颤仪可调节起搏电刺激的脉冲宽度。增加脉冲宽度可以降低起搏阈值,这可以在实现可靠和可忍受的起搏方面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所有具有经皮起搏功能的除颤仪都允许可调节的起搏速率(每分钟搏动次数)和心室电刺激输出量(mA),这是由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刺激,旨在触发心室去极化。

经皮起搏允许按需起搏模式(demandmode),其中当心率低于起搏速率时,起搏器产生电刺激以起搏心室。该装置还可用于超速起搏,选择高于固有心率的起搏速率,超速起搏技术用于试图终止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折返回路。

起搏功能打开后,确定起搏参数(起搏速率和心室电刺激输出)。起搏速率通常设定在每分钟70至80次搏动之间以模拟正常的搏动心率。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心室输出量由两种不同的方法设定:

(1)在有意识的心动过缓患者中,或预防性使用时,起搏以需求模式开始,速度略快于原始节律,最小输出(5至10mA),然后逐渐增加。通常对当前输出进行5到10mA的小增量,直到显示出心室起搏为止,或者直到出现无法忍受的不适为止。心室起搏的最低输出称为“起搏阈值”。最终输出设置应比起搏阈值高5至10mA,以保持可靠的起搏。

(2)在心动过缓停搏或无意识患者中,建议将刺激电流转换为最大输出(mA),以确保迅速心室起搏。一旦实现起搏成功,电流输出可以逐渐减小,直到发生起搏脱失。保持起搏的最低输出决定起搏阈值。一旦起搏脱失,电流输出立即增加到起搏阈值以上5至10mA的水平以保持足够的起搏。

当预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时,经皮起搏可用作备用措施。大多数患者需要的电流范围为20至mA。相对健康的人或血流动力学损害最小的患者的起搏阈值往往较低。在这些设置中,阈值通常在40到80mA的范围内。起搏阈值与患者年龄,体重,体型,胸部直径或心脏病原因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然而,心胸外科手术后阈值通常会升高。肺气肿或心包积液患者以及因空气或液体胸腔阻抗增加而接受正压通气的患者的起搏阈值也往往较高。

在一些新设备中,脉冲宽度(脉冲持续时间)是可调的。使用更宽的脉冲持续时间可以减少实现适当捕获所需的输出(mA),这可以潜在地最小化骨骼肌刺激的疼痛和不适。经皮装置中的脉冲宽度约为20至30毫秒长。相比之下,永久起搏器装置的脉冲宽度约为0.5毫秒。

如何判断起搏成功

通过检查除颤仪心电监视器上的ECG图像来评估起搏信号。成功起搏的特征通常是扩大的QRS波群,然后是明显的ST段和宽T波。

对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也必须通过手动评估患者的动脉脉搏或使用自动血压袖带、脉搏血氧仪、动脉波形或动脉导管来确认。实际的脉率应与除颤仪监视器上指示的起搏频率相匹配。

图:上一部分图示可见第3、4、5、6、8个电刺激没有成功起搏;下一部分图示可见全部起搏成功,每个电刺激后都出现宽大的QRS波和明显的ST-T。

视频一:心动过缓的处理

视频二:飞利浦除颤仪进行经皮心室起搏的演示

视频三:小儿经皮心室起搏

帅的拖网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amp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