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彬,医院(医院),超声介入科
患者女性,41岁,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十几年曾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术后甲状腺结节再发。颈部明显隆起,触及多个肿物,质软。患者本人强烈要求行微创消融治疗。
CT示双侧甲状腺结节,气管受压变形。
甲状腺彩超检查示双侧多发结节,左侧较大一枚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结节,大小约38*28*33mm,位于甲状腺下极。CDFI:实性部分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实性部分可见造影剂灌注。
甲状腺左叶上极一枚27*18*30mm,中等偏高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弹性评分2分。
右侧两枚中高回声结节,大小分别为32*22*28mm、31*24*30mm,形态规则,边界清,内见小片状液化,CDFI:结节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弹性评分2分。
超声造影:结节内高灌注,提示结节血供丰富。
术者坐于患者头侧,先治疗甲状腺左叶下极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结节。皮下及甲状腺前被膜下局麻,甲状腺外侧及后方注射生理盐水松解、隔离。先用18G射频消融针热消融结节的实性部分。
然后用12号针头穿刺抽出结节的液性部分,95%酒精置换冲洗6-8次,最后注入聚桂醇4ml保留。
接着消融甲状腺左叶上极结节,采用“移动消融”法,遵循“先深后浅、由远及近”的原则,逐点逐层消融,最终覆盖整个结节。
左侧结节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说话声音是否异常,有无声音嘶哑。确认说话声音正常后,方可进行右侧结节的消融治疗。
甲状腺右叶前被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
外侧、后方及内侧注射生理盐水松解、隔离。
采用“移动消融”法,遵循“先深后浅、由远及近”的原则,逐点、逐层消融,最终覆盖整个结节。
消融后即刻穿刺组织学活检。
消融后的结节内部呈偏低不均匀回声,可见片状强回声气化区。CDFI:其内血流信号消失。
术后超声造影评估消融效果:结节内无造影剂灌注。对消融不满意区可补充消融。
简要点评:
(1)该患者甲状腺结节术后再发10多年,超声检查倾向于良性结节,患者有强烈的微创消融治疗的愿望。术前已向患者明确说明消融有两种方案选择:①先术前穿刺活检,病理明确结节良恶性后,再决定是否做消融治疗。此方案花费时间会长一些;②直接入院消融治疗,消融术中取组织活检,消融术后如果病理提示结节为恶性,则需要择期开刀切除。此方案比较节约时间。患者本人明确选择第②种治疗方案。
(2)如果临床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结节有恶性的可能,则强烈建议先穿刺活检,病理明确结节良恶性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3)消融后即刻穿刺组织学活检不影响病理诊断。而且消融后活检可以有效降低穿刺出血的机率。注意:如果是细胞学活检,一定要在消融前进行。
(4)双侧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一定要先消融一侧,确认患者喉返神经无损伤后,方可进行另一侧结节的消融治疗。
(5)至于是由峡部向外侧进针,还是由外侧向内侧进针,要综合考虑结节的大小、位置,穿刺的方向要能避开消融盲区。比如结节位置较深,且靠近气管,此时如果由峡部向外侧进针,就会存在盲区,这种情况下适合由外侧向内侧进针。如果结节靠前、靠外侧,则首先由峡部向外侧进针。
(6)“移动消融”法,单点消融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当针尖靠近喉返神经走行区域时,见针间部组织气化即可退针到新的点位继续消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