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很多朋友会觉得颈肩部、腰部
会有不同程度的酸痛稍微用力就受不了、活动受限
再加上长时间的久坐、缺乏运动酸痛程度越来越明显
以上所有的症状
其实就只有一个原因
你的颈椎和腰椎出现了问题
颈腰椎病严重程度自测
颈椎病
一级:每天感觉颈部肌肉疲劳。清晨起床后,感觉颈部僵硬或抬头困难。头部转动时发出咯咯的声响。
二级:头、颈、肩膀时常有疼痛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感。
三级:有时头部突然感觉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
四级: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上网等。
五级:上肢莫名其妙地感到发麻、疼痛、无力,有时指尖的感觉更明显。下肢沉重、步态不稳。
腰椎病
一级: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麻木。
二级:出现间歇性的跛行。
三级:腰酸背痛,喜欢用手锤击腰背。久坐或者弯腰之后。直起来有困难。
四级:坐骨神经痛,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出现麻痹、疼痛。
五级: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困难,或失禁。
除此之外,严重的颈椎病甚至可能还会引起颈源性心脏病甚至瘫痪!
当前,颈腰椎问题已成为城市人的通病,长时间的工作、久坐成瘾、缺乏锻炼、作息不规律等都是诱因,加上近年来智能产品的普及,随处可见低头弯着脖子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人,从而导致颈腰椎病日渐低龄化。
颈椎、腰椎病又叫做肌肉劳损型疾病,是指损害局限于肌肉的这一型。它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疲劳引起的,疼痛时间超过24h,并且此种症状不能自己完全恢复。
这里丹茜给大家推荐槌疗艾灸,可以有效缓解颈、肩、腿、腰椎问题引起的症状。减轻痛苦,还有驱寒袪湿的效果。
1、阿是穴
位置: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大椎穴
大椎穴属于督脉之穴,为手足六阳经交会之处,乃养生保健之要穴。而且大椎穴具有振奋人体阳气、强身保健、通阳解表、疏风散寒、退热镇静等作用,被称为诸阳之会。大椎穴可以调节身体阴阳,祛寒除湿,对颈椎部位的经络寒湿淤堵,效果奇佳。是缓解颈椎问题的必灸穴位。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肩井穴
中医古籍上对肩井穴有这样的记载:“主肩背痹痛,臂不举。”所以,捏拿、艾灸肩井穴可缓解肩痛、颈椎问题就不难被人理解了。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口井,井底是脚底的涌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这口井上下畅通,人体内的气血才能畅通无阻。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
4、天柱穴
天柱穴是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特效穴位,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艾灸天柱穴对充盈颈肩部的气血效果甚佳。
位置: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
5、后溪穴
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属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位置: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槌疗方法:用手腕的力量(不要用胳膊用力),来捶打凿子。凿子“凿子”必须压实,与皮肤完全接触。槌的力度以握槌把前后距离的移动而改变。
艾灸方法:使用艾灸,肩颈部每穴20-30分钟,手部每穴15分钟,每天一次,艾灸一周休息1-2天。
槌疗艾灸完后,多活动活动肩颈部位,尽量拉升肩颈部位的肌肉和经络,这样艾灸之前淤积在这里的酸性血液才会更快的代谢掉!
颈椎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注意肩颈部的保暖,空调电扇不要对着肩颈部吹;坐1个小时后起来活动活动;不要在公共交通上玩手机;经常活动肩颈部位;一周艾灸肩颈部2-4次。这样,颈椎病就会离你而去!
文中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
如有什么不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