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甲状腺结节,现在大多是由超声医生发现。
一旦发现了结节,那么需要医师做的工作,就是要排除甲状腺癌。
研究表明,所有甲状腺结节当中,有4~6.5%为甲状腺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下列人群的甲状腺癌患病率较高:
①儿童②30岁以下成人③有头颈部放射史的④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预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当诊断出甲状腺癌时,如果TSH的水平较高,则与癌症处于更晚期阶段有关。
细针抽吸活检(FNA),是用小的创伤来获得病变组织,从而确定诊断。但是毕竟拿到的组织太少太少,所以结果可能还是没有确立诊断。
此时超声检查就特别重要了。
迄今为止,没人知道如何预防甲状腺癌。医学的艺术性实在太强了。
具体推荐
●偶然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具体初始评估包括: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颈部超声检查、测定血清TSH
下面的超声图像显示的结节均为恶性结节。
●当血清TSH浓度低于正常时,应行甲状腺闪烁成像。
●如果血清TSH浓度正常或升高:
①且结节的超声检查结果符合取样标准,则应进行触诊引导下或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检(FNA)。
②如果超声检查结果不符合FNA标准的结节应加以监测。
●存在下列特征的结节都应实施细针抽吸活检(FNA):
①位于邻近喉返神经或气管的被膜下部位②甲状腺外延伸③软组织突破边缘钙化④伴有颈淋巴结异常。
另外
①对于≥1cm(按最大维度判定)的结节,若为实性低回声并有至少一种下列可疑超声特征(边界不规则、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1或软组织突破边缘钙化),则应实施FNA。
②若超声表现提示结节的甲状腺癌风险较低,可在结节较大时(≥1.5~2.5cm)活检。
③≥2~2.5cm的海绵状结节,可通过FNA评估,也可观察。
●良性结节患者一般以随访监测处理,不进行手术。
良性结节包括:大滤泡性结节或腺瘤样/增生结节、胶质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
●活检结果没有诊断意义时,我们会再次超声引导下FNA。
患者存在实性结节且在重复活检后依然不能得出细胞学诊断时,我们通常会实施超声引导下针芯穿刺活检。也可选择仔细的临床随访、复行FNA和手术切除。
对于无法得出细胞学诊断且以囊性为主的结节,我们建议通过超声监测进行仔细的临床随访,而不是手术切除(Grade2C)。
魏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