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acquarie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疗法或许能降低颈部疼痛新发风险约50%。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篇发表在《物理治疗杂志》(TheJournalofPhysiotheray)的文章同时指出人体工程学,包括工作环境调整,工程学设计,姿势评估,辅助设备以及工作轮岗等措施均未能降低新发颈部疼痛的风险。为此,在国外的物理治疗师中引发了争议。
图发表的荟萃分析
强调运动,认为人体工程学作用甚微针对这篇发表于年的文献,物理治疗师HaleyWilliams做了如下解读:
颈部疼痛是全球性常见疾病,影响约48.5%的成年人。同时也是第四大致失能性疾病,并随年纪增大,发病人数快速增加。
新近发表的文章《运动方案或许在预防新发颈部疼痛中发挥作用: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Exerciseprogramsmaybeeffectiveinpreventinganewepisodeofneckpai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共入选2个运动为基础的临床研究以及3个人体工程学干预研究。
温馨提示枫叶之国话康复现已组建“枫叶之国肌骨资料分享和学习小组群2群”,本群主要为致力于提高肌骨治疗能力的物理治疗师搭建互助互学互授平台,欢迎垂询并加入。垂询1。其中,运动为基础的干预包括颈部肌肉拉伸,耐力训练以及常规有氧运动,结果显示降低新发颈部疼痛风险约50%,而人体工程学干预方案却未能显著降低风险。
Scarborough物理治疗系主任NickSchuster指出颈部疼痛是他诊所最常见的患者主诉之一。“我觉得这可能在诊所常见主诉中排第二或第三位,仅次于腰背痛。”Schuter说道。
“大部分患者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所致,但是长时间的一个姿势以及重复性运动很可能是罪魁祸首。”Schuter补充道。
该研究显示颈部,上背部和肩部的力量训练被证明有利于降低颈部疼痛,其效果明显好于目前常用的处理颈部疼痛和肌肉僵硬的干预方法:静态拉伸。
“看来这会是兼具循证医学和时髦性的治疗颈部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怪不得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走进物理治疗诊所。”Schuter教授说道。
“有意思的是,该研究还显示人体工程学对于颈部疼痛的影响甚微,这和科廷大学的PeterO’Sullivan所做的研究结果类似。”
O’Sullivan的研究质疑疼痛和姿势之间的联系并表明维持一个完美姿势并非减轻腰背疼痛的答案。他的研究指出,经常性的姿势变化比所谓完美姿势更能让患者获益。
我们一定要明白怎样的运动,姿势以及活动会使颈部疼痛加剧。若是改变导致疼痛产生的习惯或行为方式就能防止疼痛再次发生。
在我看来,大部分的颈部疼痛都是因为保持一个姿势太久,患者没能充分活动。如果不能保证定期肌肉活动,肌肉将会变得僵硬,最终发展为颈部疼痛。许多颈部疼痛患者通常能从举轻量物体或从主动性康复练习中获益,例如普拉提。
人体工程学并非真的失势针对HaleyWilliams的解读,MareeWebber提出反驳,他写到:魔*就在这篇文章所提及的研究细节中。文章作者仅仅抓住吸睛部分,却未对全文进行综合理解。
文献最后的结论是:
本研究的新发现:运动方案能持续降低新发颈部疼痛的风险。其证据质量等级为中等程度。其中荟萃分析所包含的一项研究,其干预措施是带有运动方案的联合干预。虽然人体工程学方案并未显示出很强的降低新发颈部疼痛的效果,但是证据等级为低等程度(图2)。
图2该研究的结论
注意:该研究自己也认为关于人体工程学效果不明显的结论,其证据等级也是低等程度。
我们再仔细看一下本研究中包含的三个人体工程学方案。一个方案是使用鼠标和前臂支持。一个方案是使用患教视频。目前尚不清楚,为了预防颈部疼痛,评估或干预颈部生物力学机制是否包括在人体工程学的干预内容中。另外,其中一个观察运动方案的研究中,其运动方案是和其它干预方案结合使用的,包括健康管理,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工作场所知识的考试等。
有人可能会认为,作为降低肌肉骨骼损伤风险的一部分,完整的人体工程学干预方案应该包括上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本文作者引用MrSchuster的三段说法:
1)该研究还显示人体工程学对于颈部疼痛的影响甚微,这和科廷大学的PeterO’Sullivan所做的研究结果类似。
2)O’Sullivan的研究质疑疼痛和姿势之间的联系并表明维持一个完美姿势并非减轻腰背疼痛的答案。
3)他的研究指出,经常性的姿势变化比所谓完美姿势更能让患者获益。
因此,作者似乎把完美姿势和人体工程学干预和建议划上等号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毫无道理可言。要知道人体工程学从未提倡过所谓完美姿势。人体工程学的角色是优化工作中的环境,让使用者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我所了解的人体工程学干预和推荐方案包括规律性的运动,经常改变姿势,预防因长期不动或者过度活动所导致的肌骨损伤。
我还要说两句文中用于干预颈部疼痛的人体工程学方案。内容包括谨慎评估及分析生物机制和心理社会因素,给与姿势建议及合理改变姿势,建议工作轮班以及工作小憩。另外还包括解决心理社会因素,例如认知负荷,工作压力,精神卫生等。或许将运动和人体工程学方法相结合对减轻颈部疼痛效果更为明显,或者说当物理治疗师通过运动疗法治疗之后再将患者转至作业治疗师那里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再予以调整,这样的话,或许就更能看到更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枫叶之国话康复现已组建“枫叶之国肌骨资料分享和学习小组群2群”,本群主要为致力于提高肌骨治疗能力的物理治疗师搭建互助互学互授平台,欢迎垂询并加入。垂询1。枫叶之国话康复整理,转载请事先联系并注明出处。
更多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