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项背痛
项背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久坐而使头颈处于屈曲的位置而不自知,造成项背部肌肉的紧张,日久造成肌肉疲劳性损伤,使伤处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受限,局部疼痛、不适,动作不畅,亦可由受伤过后,日久旧病复发。
1.《针灸甲乙经》
卷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俞主之。
2.《备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四肢第三∶附分主背痛引头。
3.《千金翼方》
卷二十七∶第一椎名大杼。无所不主,侠左右一寸半或一寸二分。主头项痛不得顾胸中烦急。灸随年壮。
4.《针灸资生经》
第五·背痛∶经渠、丘墟∶主胸背急。膈关、秩边、京骨∶主背恶寒痛,脊强难俛仰。昆仑∶主脊强,背尻骨重。膈俞∶治背痛恶寒,脊强俛仰难,食饮不下,呕哕,多涎唾,胸噎闷。意舍∶治背痛恶风寒,食不下,呕吐。巨骨∶治背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魄户∶治背髅痛。神堂∶治背脊强急。气户∶治胸背急。大椎∶治气庄背髅拘急。承筋∶治腰背拘急。不容∶治胸背相隐痛。经渠∶冶胸背拘急,胸满膨膨。鱼际∶治痹走胸背痛。魄户∶疗背胛闷。下云∶疗肩缚间急痛,背气不能引顾,咳逆上喘。胃俞∶疗背中气上下行,脊痛腹鸣。志室∶疗背痛俛仰不得。背痛灸巨阙等,或灸胸堂。肺俞∶治背偻如龟背。生时被客风拍著脊骨达于髓所致,灸肺俞、心俞、鬲俞各三壮。噫嘻∶疗温疟、寒疟、病疟,背闷气满,腹胀气眩,胸中痛引腰背。列缺∶主胸背寒栗。鱼际∶治痹走胸背痛。云门∶疗胸胁彻背痛。
背疼乃作劳所致,技艺之人,与士女刻苦者,多有此思。色劳者亦患之,晋之景公是也。惟膏肓为要穴,予尝于膏肓之侧,去脊骨四寸半,隐隐微疼,按之则疼甚。漫以小艾炷三壮,即不疼。它日复连肩上疼,却灸肩疼处愈。方知干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每遇热,膏肓穴所在多出冷汗,数年矣,因灸而愈。
第六·颈项强∶腕骨、阳谷、治颈项肿,寒热。丘墟,治颈肿。大迎,治寒热颈痛,瘰疬。消泺、窍阴,治项痛。风门,治伤寒颈项强。京骨,大杼,治
大杼,治页项强,不可俛仰。魄户、肩井,治颈项不得顾。天牖、后溪,治项强不得顾。完骨、颔厌,治颈项痛.,神,治颈项强痛。风池,治痿疟。颈项痛,不得顶。通天、治颈项转侧难。颊车、大椎,气舍、脑空、治颈项强,不得顾。天柱,治颈项筋急,不得顾。人迎,治项气闷肿,食不下。后顶、外丘,治颈项痛,恶风寒。断交、风府,治颈项急,不得顾。臂糯、强间,治颈项强。……天柱、强间,疗项如拔。……浮白疗颈项痈肿,不能言,及瘿,肩不举。曲差,疗心烦满,汗不出,头项痛,身热,目视不明。通天,疗项痛重,暂起僵仆。喑门,疗项强不得顾。玉枕、完骨,疗项痛,风府,疗头项急,不可倾侧。阳谷,疗胁病颈肿,寒热。天突,疗身寒热,颈肿,喉中鸣翕翕,胸中气鲠鲠。天井,疗颈项及肩背痛,曲鬓、疗颈项强,不得顾,引牙齿痛,口噤不能言。
5.《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盘石金直刺秘伶∶挫枕项强不能回顾。少商、承浆、后溪、委中。
针灸歌∶项强天井及天柱。风伤项急风府寻,承浆偏疗项难举。
6.《神应经》
头面部∶颈项强急,风府。
胸背胁部∶背痛,经渠、丘墟、鱼际、昆仑、京骨。背拘急,经渠。7.《针灸大全》
卷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颈项强痛,不能回顾。后溪……承浆二穴,风池二穴,风府二穴。
项拘急,引肩背病。后溪……承浆一穴,会一穴,肩井二穴,中渚二穴。
8.《类经图翼》
一卷·诸证灸法要穴∶项上偏枕,风门二七壮。
9.《罗遗编》
卷下∶项强肘痛,后溪。10.《灸法秘传》
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忽被风湿所侵则背膂强痛,宜灸身柱则瘳。
11.《神灸经纶》
卷三·身部证治∶背下冷痛,神道。背心红肿痛,肩井、肺俞、风门、五枢。
持续更新。。。。。。
古代灸疗临床——癃闭48.1遗精古代灸疗临床——癃闭48.2遗精古代灸疗临床——疝气49.1古代灸疗临床——疝气49.2古代灸疗临床——疝气49.3古代灸疗临床——疝气49.4古代灸疗临床——脱肛50.1古代灸疗临床——脱肛50.2古代灸疗临床——便秘51.1古代灸疗临床——便秘51.2古代灸疗临床——便血52.1古代灸疗临床——便血52.2古代灸疗临床——痹证53.1古代灸疗临床——痹证53.2古代灸疗临床——鹤膝风54.1道医疗疾,疑难杂症,
不施针药,远离疾苦,
免除手术伤害,验效为证,
祝由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