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的肩颈问题成了多数现代人的“标配”,轻则肩颈部位酸胀、疼痛,重则还会引起手麻、头晕头痛等,甚至还会引起心悸心慌。
甚至很多人有这种症状反应,当肩颈发生僵硬疼痛时,艾灸或者针灸按摩一段时间后,疼痛就会复发,无法断根,反复循环,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时,可以多找找小肠的问题。
因为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气血相通,其性属火、属阳,其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清别浊。
为何小肠和肩颈有关?因为中医认为,肩颈问题是经络问题,而西医认为肩颈是骨头问题。认知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所以西医重在纠正骨头,常常越治越麻烦;而中医重在疏通经络,经络得通,气血得畅,则疼痛、僵硬、僵直、麻木,甚至眩晕、眼花、胸闷等症状都会自行消失。
为此,中医治疗肩颈问题时,不仅仅疏通肩颈部位的经络,还会疏通主管肩颈的经络,在于两条胳膊的外侧,它就是小肠经。
而小肠的功能正常运转有赖于小肠阳气的充盛,曾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里面的消化酶是食物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消化酶需要在适宜的催化温度(37℃~40℃)下才能正常工作。
当我们贪食寒凉、衣着暴露、爱吹冷气等不良习惯耗伤小肠阳气,对于属火、阳的小肠来说,阳气不足,就会动能不足,就会出现以下症状:
?身体吸收功能比较差,总是吃不胖或补不起来;
?饮食稍微不注意就会肚子痛、拉肚子;
?肚脐周围冰凉、偶尔出现疼痛;
?肩颈部僵硬、活动范围受限,吃完生冷食物后更加明显;
?心慌、胸闷,经常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症等。
特别是当受寒后,阴寒之邪入侵小肠经,经络不通,气血手足,肩胛到颈侧的这一段自然就会因为气血不足,导致肌肉僵硬、板结,就像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冻土一样,各种烦人的问题也就纷纷找上门来了。为此,我们怎么在治疗肩颈时,想要根除病痛,首先:
第1步:温补脾肾之阳小肠属于中焦,必须改善小肠受寒和小肠经络不通的情况,最佳办法是肾阳,可用艾灸为小肠驱寒开路,因为阳气亏虚、小肠受寒,脾胃乃至肾的阳气也会受到牵连。
?取穴:神阙、关元、涌泉等。
取穴位艾灸,要中医生的辨证论治后看是否适合,不然体内伴随湿热的等症状,病情越来越严重!
第2步:疏通肩颈部位适当给肩颈部位刮痧,如刮透肩井、颈夹背、大椎等穴位。
1、肩井
肩井就像一口井,需要从上到下通畅,不然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可以刮痧+捏肩的方式结合消除疲劳和僵硬,这样有利于让人体全身松弛下来,便于穴位、气血调动,效果才能好。
2、颈夹背
可以调节督脉和足太阳经的经气,缓解局部疼痛等。
3、大椎
又称“阎王夺命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身阳气在这里汇集,大椎不通的人,阳光生不上来,还会堵塞经络,一般在艾灸大椎强,会先刮痧后艾灸,可以增强效果,如果是有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不宜盲目跟随做法。
第3步:疏通小肠经有效疏通小肠经,关键在于疏通3个最易瘀堵的穴位:
1、天宗穴
《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有肩颈问题的人,按压天宗会有强烈的痛感,并向四周扩散,而天宗可升发阳气。
2、肩贞穴
小肠经常见堵塞点,持续不同,会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久而久之引发肩颈疼痛。肩贞穴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及各种肩部不适。
3、后溪
后溪穴是小肠经的腧穴,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主治头像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成了人们的新宠,在“刷屏一代”中,肩颈问题近些年发病率明显增多,颈部不仅有两条大动脉,人体六条阳经也同样在头面部交汇,肩颈就像人体的十字路口,是气血供应头部的主要通道。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气不足则血不畅,血不畅则水不流,水不流则*不排,肩颈堵塞,百病缠身,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处理,出现肩颈问题,要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