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原理
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而产生收缩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其作用。系统组成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器(简称为起搏器)。起搏器类型
1.根据起搏心腔分为
①单腔起搏器②双腔起搏器③多腔起搏
2.根据起搏生理效应分为
①生理性起搏②非生理性起搏
永久心脏起搏适应症
窦房结功能不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停搏、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等。
并发症
1.心律失常通常无需特别处理。
2.局部出血通常可自行吸收。有明显血肿形成时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加压挤出积血。
3.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气胸:少量气胸不需干预,气胸对肺组织压迫≥30%时需抽气或放置引流管。
误入锁骨下动脉:应拔除针头和(或)导引钢丝并局部加压止血(切勿插入扩张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4.心脏穿孔少见。处理:应小心将导管撒回心腔,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脏情况。一旦出现心包压塞表现,应考虑开胸行心包引流或作心脏修补。继续安置电极时应避免定位在穿孔处。
5.感染少见。处理:一旦局部有脓肿形成者保守治疗愈合的机会极少,应尽早切开排脓、清创,拔除创口内电极导线,择期另取新的植入途径。
6.膈肌刺激少见。可引起顽固性呃逆。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时较常见。处理:降低起搏器输出或改为双极起搏。若症状持续存在,应重新调整电极位置。
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检查(血、尿、便、凝血功能、ECG、Holter、胸片、超声心动等)
2.停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1周,低分子肝素12小时,华法林3天)
3.介绍手术如何进行、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术前谈话,病人或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5.备皮(双侧颈、肩、胸壁)
6.术前禁食6小时
7.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半小时给予抗菌素
手术过程
1.皮肤消*,局麻,切开
2.选择血管入路(头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
3.制作起搏器囊袋
4.放置电极导线
5.测试起搏参数(阈值、阻抗、P/R波振幅、膈神经刺激)
6.固定电极导线
7.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
8.起搏器放入囊袋
9.缝合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无特殊要求
2.注意观察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时就医。术后2周可以洗澡
3.1个月内起搏器侧上肢轻微活动,避免高举手臂,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4.家用电器通常不会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5.手机要远离起搏器15cm之外,用起搏器对侧的耳朵接听手机,不要将手机放在上衣口袋内
6.禁止靠近大功率电器设备(如大功率电机、内燃机、变压器、变电站、雷达站等)
7.快速通过机场安检及超市的防盗系统不会影响起搏器,乘飞机时出示起搏器识别卡
8.远期注意囊袋的破溃问题,尤其较瘦的病人
9.有些医疗的诊治是禁忌的,如MRI、高频物理治疗等,体外除颤电极离开起搏器10cm
10.外科手术使用电刀时应将起搏器调整至VOO或DOO模式,待术后恢复原起搏模式
术后起搏器程控时间
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以后每年程控一次,如有特殊情况,随时程控。
恢复期的护理
1.一般来说安装起搏器术后患者原有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会随之改善,但如果术后持续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心室起搏患者,医院诊察是否发生了人工起搏器综合征。一旦确诊症状明显则需要更换心房同步或房室顺序起搏器。
2.安置起搏器术后是否应该继续服药取决于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上的问题,如果原来心功能较差或伴有其他的心脏疾患,仍应根据病情坚持服药,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心功能,降低起搏器本身对心功能的影响。
3.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逐渐加大幅度做抬臂,扩胸或“爬墙”等运动,直到手臂可举过头顶摸到对侧耳垂,尽早恢复正常肢体功能,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保证。
4.一般来说在患者出院后起搏器的工作已趋向稳定,但很多病人时常担心起搏器会突然故障或停止工作,因此必要的解释是解除其心理压力的关键。要向患者说明电池内的电是不可能突然用空的,它只会慢慢消耗。因此心脏绝不会突然停搏。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患者无意中进入了高压电磁场或不小心超越了手提电话与起搏器的安全距离时,患者就可能出现一些全身异样的感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此时患者不必惊慌,只要离开现场,起搏器就会很快恢复正常。在某些意外情况下,起搏器遭到严重的撞击,或肢体过度负重时,起搏器会出现工作异常,甚至导线断离。此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的起搏器依赖患者可能会重新出现黑蒙、眩晕等症状,自测脉搏会发现心率减慢至正常以下。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将患侧肢体制动,并携带好起搏器卡(上面记载着起搏器的植入时间,类型等重要资料),医院,接受医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