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成回忆录
哈拉巴山一棵草
第十六章离岗休养的快乐生活
作者简介刘连成,年出生;退休公务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喜欢旅游摄影、影像制作和散文、诗词创作;多篇文学作品在当地报刊杂志及平台媒体发表。
(二)四平广场拜师学习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古往今来。习文舞剑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修身之法。只不过从形式上看——前者是内修,后者是外修而己。太极拳则讲究内外兼修。既可练就强健之体魄,又可陶冶情操。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体质,年初,我开始向建华大哥学习太极拳。刚开始那会,由于自己从没有从事过体育锻炼,所以笨得要命。尽管大哥怎么费尽了心思,我仍然学不进去。好在大哥也不是什么高手,也是现学现卖,还算有耐心。经过近半个月的学习,我总算有所开窍。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我在商店买了一些有关太极拳的影碟。从二十四式杨氏简易太极拳入手。渐渐地有了兴趣,找到了感觉。8月1日那天我来到英雄广场参加了太极拳晨练队。先后认了两个师傅,第一个师傅是白城铁路小学的退休老师赵景春。第二个师傅是四平市财贸办公室退休干部商治忠。两个师傅待我像兄长一样,耐心地教我一招一式,才使自己有了好成绩。
赵景春师傅,是一个个头只有1.6米,长相平平的小老头。对人极其热情。在四平英雄广场学太极拳的人,不论是谁找到他,他都热心地帮忙。我由于是初学太极拳,就认了这个师傅。老人家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我杨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四十二式太极剑和武当剑。
为了学好这些太极系列套路,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闻鸡起舞,一天也没有耽误。晨练过后,还要分别在上下午找时间学练。老师认真地教,我认真地学,可谓痴心至极。后来爱人和建华大哥也成了他们的学员。为了感谢赵景春和商治中师傅,我分别给他们录制了DVD影碟,以作为永久的纪念。特别是与赵景春师傅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像亲兄弟一样相处,我称他为老师。他叫我贤弟。
可是在我们相处火热之时我们的友谊嘎然破裂了。其原因极其简单:年1月末的一天我们在四平刚刚见面不久,赵师傅短信提出让我和他一起拿起笔来反腐败。此时我正在省城打工,是一个彻底离开官场的平民,对*治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我短信回复他说:“我已是远离官场的离岗之人,对*治不感兴趣,当务之急就是锻炼身体。奉劝您还是以锻炼身体为大事。”这下可惹怒了师傅,无论我怎么解释他都决然和我断绝交情。从此我们成了陌路人。至今赵景春师傅仍然和建华大哥是好朋友。我们断绝往来后我和他在建华大哥那里见了几次虽然尴尬,但毕竟是过去的师徒只是简单的互相问候而已。不过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我的朋友,是我的老师,我不恨他,只当他人老了那个神经出了问题。索性写下一首散文诗《难以忘却的友谊》,以发泄我的失去朋友的内心世界:
有一种友谊,
叫作痛。
痛得心脏起了褶子,
痛得头脑空洞无物,
痛得意志麻木萧瑟……
有一种友谊,
叫放手。
曾经天真的以为不管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多长多远,
感情一定会恒久不变,
因为友谊是没有理由的........
凡事到极至,
伤也会痛。
有一种友谊,
叫离开。
曾经以为我们的友谊能够长久,
曾经以为真心的付出就能够换来永远的朋友。
其实错了......
有些朋友给的唯一的东西就是背叛,
无情的背叛!
曾经是那么相互信赖的两个人,
转眼陌路。
留下的是残缺不全的记忆和心痛。
没有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曾经不离口的“胞兄胞弟”,
转眼成了飞灰。
还记得他口中的“胞弟”,
让我恍若梦中,
但梦醒的时候,
才发觉他已背叛昨日的友谊已成为一种痕迹。
有一种友谊,
叫记忆。
我和师傅友好的时光固然美好,
能陪上了一段也应心存感激了。
相遇是一种缘,
相识相交更是一种缘,
缘起而聚,
缘尽而散,
放手才是真正的友谊!
我只把他看做一个上了年纪的孤独老人,
或许他哪个神经出了问题,
把我们曾经的友谊,
深深的埋在心底。
END排版胖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