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圣之绝学弘岐*之妙术
缔造一方名医引领针界先锋
《勉弓针法》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人的身体已经出现亚健康状态,久而不治酿成大病,甚至是陈年顽疾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留下许多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理疗方式,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追捧。
这其中,勉弓针法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十年的临床心得,以及万余病例的经验沉淀,在众多针灸技法中脱颖而出。是实现古典针法与现代针技的完美互补。
什么是勉弓针法?
勉弓针法既有古典医学的心法妙德,又有现代医学的骨膜电位诱导理论,在施治中灵活运用开穴与高能量穴。达到调五脏、通气血、活经络的功效。勉弓针法具有操作简单、取穴精准、一病一方的特点,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与患者的认可。
勉弓针法包括哪些?
勉弓針法(包括:旋冲针法,接力针法,三角针法,子午针法,苍龟探海,赤凤来朝等针法)对痛症骨科,偏瘫康复有极佳的效果,针法特色内脏的病,四肢治,深层的病浅层治,复杂的病简单治,沉疴頑疾,一招搞定。
勉弓针法有哪些疗法优势?
1、取穴少,用针少,奇穴,奇效,奇疗法,10分钟治疗,一次见效,
2、一听既懂,一学既会,一看既用,一用既灵,简单无需辨证。
勉弓针法易学易懂,上手迅速,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因此在近些年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医学,是不可多得奇学!作为我院的王牌课程,本次授课我们特邀张新耀为大家现场讲解勉弓针法,让大家早日掌握,一套针法轻松应对各种疑难杂症。
张新耀
执业医师,中医针灸主治医师,从事中医骨科,康复针灸科30余年,遍访杏林之名家,博采贤能之所长,幼承庭训,刻苦钻研,从大量临床中实操心悟,验证创新,研究出一套勉弓针法,主要用于疼痛康复骨科,偏瘫后遗症,面瘫.耳聋耳鸣等的一套针法,此疗法优点简单实用,安全高效,通俗易懂,一学即会,一用即灵。
常见的偏瘫后遗症及老年病症
(1)用以气御针的方法,使不能伸开的患手五指伸握。
(2)用行意与导气针法,一次使患腿抬高。
(3)用舌底针和舌中三针,让唇舌麻痹患者开口讲话。
(4)用醒脑针,让老年痴呆与飞蚊症得到明显改善。
(5)用刺四调针,使偏瘫口眼歪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上几种情况,均用勉弓针法当中血气十三针的取穴要领,主穴与配穴的分布及针刺要点,歧轩脑针的六条线,八个区及四条骨裂缝的操作精髓,经验穴特色应用。直捣病灶,快速缓解患者病痛。
本次授课,张老师还将分享自己潜心多年对于勉弓针的研究,干货满满,即使没有中医基础或是针灸基础,也能快速掌握勉弓针法。
1、弓弦十五针治颈椎病,头痛,头晕,肩周炎,耳石症。
2、桡骨袖针专治网球肘。
3、腰椎*金三角针速治腰椎间盘突出,彭出。腰椎骨质增生。臀五指穴专治坐骨神经病。
4、新鹤膝穴治膝关节炎,骨质增生,关节积液。
5、跗骨窦针,一次治踝关节扭伤。
6、化湿消脂针减肥,一根针多点围刺,减肥速效。
7、耳呜,耳聋,入针即效,百年验证,让您享受有声世界的奇妙!
8、排石针,用于泌尿系结石,立杆见影。
9、三孔针治痔疮,当天见效。
10、博士穴的开发,让您智商更高,更聪明。
11、梅核气,慢性咽炎(咽舒针)三穴见奇效。
12、乳腺增生三维疗法,当场验证疗效。
13、面瘫(面神经麻痹)三合针法可治半年以内的顽固性面瘫。
14、飞蚊症矢状沟针。
15、老花眼一针疗法,一月基本康复。
一套针法缓解多种症状,一套针法治疗多种病症。张新耀勉弓针法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推广,已有万千学员在临床中充分运用,为万千患者送去健康福音。◆中西医、外科、内科、妇科、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康复科、理疗科、颈肩腰腿痛科、养生馆、推拿馆、个人手法爱好者、等医护人员,有志于治病救人的非医学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零基础学员易学易懂。
1、研修特惠价元,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研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由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
小林是一名外企白领,今年30岁,体检的时候医生说他的血压为/80mmHg,稍微有点高,提醒他平时要多注意。小林纳闷,自己怎么年纪轻轻就血压高了呢?体检一结束,小林就立马去高血压门诊看病,医生建议他先监测血压观察一段时间,此后他便经常量血压。
后来他发现自己每次加班后头晕、颈肩酸痛时,血压就会偏高,好好休息后,隔天早上再量血压就又正常了。他又去高血压门诊就诊,医生说他的高血压可能与颈椎有关系,建议他来我们门诊看看。小林在我们门诊治疗了两周,脖子轻松了,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病在颈椎,高在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大家都不陌生。在门诊中,经常有些“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心血管科开了不少降血压药,但血压怎么都降不下来。可是,在对他们的颈椎进行治疗之后,血压反倒降下来了。
为什么治疗颈椎还能降血压呢?
这是因为患者的高血压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我们将其称为“颈性高血压”。
如今,颈性高血压的患病概率逐渐增大,却常不被重视,往往在患者经过多种治疗,服用降血压药无效后,有经验的医生才会想到可能是颈椎惹的祸。
颈性高血压常混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很容易被误诊。有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患者高血压合并颈椎病变的发生率为82%,且大多数患者为伏案工作者。
什么样的高血压表现应该怀疑是颈椎病引起的呢?
1.颈性高血压和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的原发性高血压不同,颈性高血压好发于长期使用电脑和伏案工作的中青年人群。
2.血压的升降与颈椎疾病发作同步,形影不离。当患者颈椎病发作时,往往出现颈项疼痛、僵硬,头痛,头晕,手麻等症状,此时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这是颈性高血压的重要特点。
3.如果血压一直徘徊在临界值(/90mmHg)左右,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有颈椎病症状,经过颈椎病的治疗,血压有所下降的患者,不妨查查颈椎,通过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就能揪出“元凶”。
颈椎病,怎么变成“高血压”了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知道血压为什么升高。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血压。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与呼吸、体温、心率一样,属于人体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快速进入血管,引起动脉扩张所产生的压力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脏舒张时,血管弹性回缩,此时产生的压力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如果把人比喻成高楼,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楼层越高,水泵提供的压力就要越大。如果这时向脑部供血的血管被挤压,心脏这个泵为了把血打到“楼顶”,只能加压助力,血压也就随之升高;一旦挤压解除,压力也就随之下降。颈性高血压也是同样的道理。
前面我们讲过颈椎小关节损伤错位、骨质增生等均可压迫椎动脉,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如果短期内解除不了这个压迫,压迫就会传递给走在椎动脉外面的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调节血管收缩的,它会把这个加压信号传送到心脏。心脏为了及时给大脑供血供氧,就只能努力加压助力,但加压并不能解决颈椎椎体的病变问题,进而大脑血管调节中枢也给心脏发送加压信号,从而导致血压长期偏高。临床表现就是血压异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舒颈四式,赶走颈性高血压一听高血压我们都会非常害怕,因为这是一种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颈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忽然出现高血压,有很大一部分都和颈椎有关,这类高血压患者如果直接开始服用降压药,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年轻人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医院看看是不是颈椎引起的。如果确诊有这个问题,那就练一练舒颈降压四式。
①抓五经
四指在前,拇指在后,以拇指做支撑,四指指腹从前往后,从中间向两边,梳抓头皮3分钟。
注意:梳抓的力量作用在头皮,动作不要太快。
②点风池
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上,其余手指放在头部,向对侧眼睛方向点按,头部微微后仰与拇指做轻微对抗,每点5秒钟,休息1秒钟,左右两侧各操作1分钟。
注意:点按时,向对侧眼睛方向用力。
③抹桥弓
头偏向一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自上而下轻轻推抹桥弓,每侧1分钟左右。
注意:推抹时,速度要慢,力量要轻。
④牵大趾
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大脚趾的两侧,在牵拉的状态下做左右捻转1分钟。
注意:操作时,牵拉和旋转同时进行。
付医生小贴士
对于由颈椎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只有将颈椎病控制住了,血压才会恢复正常。颈椎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在平时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低头伏案工作不宜超过2小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站起来做全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平时不要随意剧烈摇甩头部,以免加重颈椎的错位。睡觉时枕头的高度要调整好,选择合适的睡姿。
不正确的运动方法可能会增加椎间盘负重,极易造成椎动脉缺血,损伤周围组织,加重头昏、头晕状况,诱发短暂性晕厥。比如,在做“米”字操锻炼颈椎时,有的人动作太快太用力,写的简直就是行草的“米”字,患有颈性高血压者尤其要避免做这类用力摇动头部的动作。
(本文节选自《小动作大健康:付国兵教你轻松养生》,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年出版,作者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组》、付国兵、戴晓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周巷骨伤科
眼耳鼻喉科
颈肩腰腿痛
内科
口腔科
康复医学科
外科
皮肤科
内镜中心
妇科
中医科
体检中心
你好,“打工人”
我们都是“打工人”,都是颈椎病最“爱”的人。立冬已过,天气转冷,“打工人”们请注意,千万保护好自己的颈椎!//1、保持良好的姿势
从侧面看,人的颈椎是前弓曲线。长期保持低头或者略微低头的姿势,导致颈椎一直保持后弓的状态,颈椎周围的韧带、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发展为颈椎病。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打工人”,都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要适当地活动,更换一下姿势。除了工作外,平时坐时要抬头挺胸,不要半躺着看电视;不要低头玩手机,可以举高手机看,但要注意控制时间哦~//2、颈部保暖
颈部长时间受到冷刺激,易诱发颈椎病。最近气温下降更需注意颈部保暖,多风天气可佩戴丝巾。艾灸、刮痧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可选择风池、风府、天柱、大椎等穴位,操作的过程中选择舒适的体位,防止烫伤。//3、多参加户外运动
不少运动项目都能够预防颈椎病,像是打羽毛球、放风筝、游泳等。左顾右盼,仰俯有度,可以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的代偿功能。//医生团队:
宫健庆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曾医院创伤外科、医院疼痛科进修。
擅长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颈腰椎病、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中医接骨手术及各类关节疾病,系统掌握了针刀、射频消融术、低温等离子、冲击波、椎间孔镜等高新治疗技术。
茹彬
主治医师
医院疼痛科专家。毕业于浙江大学七年制,从事临床疼痛诊疗工作多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参与国内及省内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擅长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及银质针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保守治疗方式;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关节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软组织疼痛及晚期癌痛等疾病的保守及微创治疗。
樊永辉
执业医师
毕业于河南焦作医学院,从事疼痛科工作10余年,先后到郑州、医院疼痛科进修。
擅长颈肩痛、腰腿痛、膝关节痛等疼痛科常见病的诊治。
医院给您健康·信心和爱广告由商家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账号发帖相关问题
请在工作时间联系:-
或添加4、左右颈部软组织内的异常密度情况。
颈椎侧位颈椎侧位片可以观察椎体前缘连线形成的弧度及生理曲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稍向前凸。观察椎体的整体形状,对比每个椎体的变化。观察每个椎体与上下椎体之间的关系。寻找椎体后缘可疑的变化。如椎体脱位。观察椎间隙及相邻椎体的边缘。观察有无A椎间隙变窄;B前缘唇样变;C后缘唇样变;D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椎体融合。
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变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除病人的投照位置、投照角度等技术因素之外,可能会有几种原因:
第一、颈部软组织发生急性扭伤或纤维织炎,疼痛剧烈或有肌肉紧张时,可以影响颈部的正常姿势及活动。
第二、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病变节段的脊椎固定不动或椎间隙有前窄后宽而出现后突现象。
第三、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部位不同,程度不一,也可发生曲度的改变及局部旋转或偏歪现象而表现为局部棘突偏歪;关节突、椎根切迹及椎体后缘呈双影现象。在侧位片,以下三种情况有临床意义:
a: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有双影,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有双影,称为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呈有双影,称为双边现象,而上下颈椎却显影正常,表示其颈椎有旋转现象。
b:上部颈椎显影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变化,表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
c:颈椎的一个或两个脊椎显影正常,而其部分有双凸、双凹、双边现象,表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如全部颈脊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则为投照不当的原因,无临床意义。
②、有异常活动度: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改变,弹性好者,相对稳定,其活动度小并与上下椎间盘相似;严重者可见有滑椎现象,表现为各颈椎前后缘排列不齐。这种现象对病变的椎间盘的定位诊断及了解手术以后植骨情况有帮助。
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都能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后方的骨赘容易引起症状。但骨赘的大小并非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因而骨赘不大明显而脊髓受压迫明显、骨赘大而临床症状不明显者均可发生。
④、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而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现在X线平片上椎间隙变窄。
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较差,椎体发生半脱位,或称之为滑椎。椎体的半脱位引起椎间孔的横径和椎管的前后径变小而产生临床症状。
⑥、项韧带钙化:临床上当项韧带钙化时,与其相对应的椎间盘早已出现退行性的变化。这是因为椎间盘变性以后,相应节段的项韧带负荷较多的缘故。项韧带骨化之前,局部韧带组织经历退变及软骨化的阶段,临床上可以触及局部有硬化,而X线平片却不能显示出来。
拍颈椎双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孔的大小和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况。钩椎关节增生以后,使椎间孔变小,在颈椎斜位片能显示出来,它是产生神经根刺激及椎动脉供血不全的原因。
但是,临床上有些骨质增生明显,并占据椎间孔横径的2/3者也无任何症状。2颈椎X线速记颈椎的X线平片一般征象,可通过以下口诀全面观测:”一骨,二弓,三钩突,四韧带钙化,五间,六旋,七滑脱,八孔,九突,十张口。“
一骨:指的是椎体边缘的骨唇和骨赘增生。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赘或骨唇。好发部位:椎体两侧下缘椎体后下缘及前下缘后上缘
二弓:指的是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正常人的侧位片可见均匀前凸的生理弧度。常见颈椎生理弯曲改变有:变直,反屈(现代白领体检表上常出现的字眼…囧),S型弯曲或过度前屈。
病变重要提示:从齿状突尖至C7椎体后下缘划线,正常生理弓的弓顶应在C5椎体后上缘。C5椎体后上缘偏上,或偏下均提示颈椎某节段有病变存在的可能。
弓顶距离的测定:从齿状突向C7椎体后缘作一连线,弓顶的椎体后缘至连线之间的距离,为弓顶距离,正常为12mm±5mm,小于7mm为生理弓平直,大于17mm为生理弓过度前屈。
三钩突:钩突:正位片钩突呈三角形,钩椎关节宽约2mm;侧位片呈扇形,占椎体上缘后段的1/3~1/2;斜位片在椎间孔的前下方。钩椎关节退变在X片上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小于2mm)和钩突的肥大、增生或尖刺状增生。
钩椎关节的重要毗邻: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正常退变变窄
四韧带钙化:主要从侧位片上进行观察。以项韧带钙化最多见,多发生在C5、C6后方,呈长圆形;其次为前纵韧带钙化;再次为棘上和棘间韧带钙化;最后为后纵韧带钙化。有时也可见到*韧带钙化的影像。*韧带在颈段仅厚1.5mm。颈项韧带钙化部位常提示相应节段的病变存在,并常在相应节段还会发现其他异常X线征象的存在。
五间:指观察椎间隙变化。椎间隙变化也反映了椎间盘的变化。颈椎的退变最早发生在C5/6椎间盘上,因此,C5/6椎间隙也最早发现变窄的征象。颈椎骨性椎体为前低后高,而椎间盘则为前高后低,因此,颈椎的生理性前凸,是由椎间盘的前高后低所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C2/3,C3/4和C4/5间隙大致相等,椎间隙前部为3.8mm±0.5mm,后缘间隙为1.9mm±0.28mm。C5、6间隙较上为宽,而C6、7间隙最宽,但C7、T1间隙又较窄。
六旋:指颈椎旋转。在X线片上显示为:
(1)棘突:偏歪,棘突不在上、下椎骨棘突中心轴线的连线上,而偏向一侧。某一节椎骨的棘突中心点偏离各棘突中心连线≥3mm,表示该节段颈椎有轴向旋转。
(2)椎体:后缘出现双边影。
(3)关节突:出现双突的影像。
以上3个影像出现在某一二个节段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这一二个节段出现了异常。
七滑脱:在颈椎多发生在C3、4,在一般情况下,颈椎的滑脱多发生在椎间隙变窄的上方。有的病人在做前屈和后伸活动时才出现滑脱。因此,有时须做颈椎的过伸、过屈位动力性侧位片检查。
八孔:指椎间孔。实际上椎间孔是一个短管,故又叫椎间管,只是从X线平片上显示的是"孔"。管内含脊神经的前后根、神经节及节段性动脉、静脉等。主要从斜位片来观察椎间孔的影像变化。正常颈椎间孔呈长方形或椭圆形,高10mm,横径5mm,前后壁光滑。椎间隙变窄可造成椎间孔高度变小。椎间孔前后径变小是钩突增生、关节突增生、关节突关节肥大和椎体滑脱的结果。
如1a图示C4/5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后翘,1b图示C5/6,C6/7双侧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
九突:指关节突关节。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及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若发生病变,可见关节间隙模糊,关节面粗糙、硬化,关节突关节间隙狭窄(2mm)和边缘骨刺。关节突关节半脱位多与椎体滑脱并存,侧位片上显示上关节突与上位椎体后缘重叠,关节间隙宽窄不一。
十张口:指观察张口位投照的X线正位片。
(1)观察寰枢椎(2)看齿状突(3)观察寰椎椎弓(4)寰齿关节间隙
上位颈椎X光片,张口位
1枢椎之齿突,2寰枢之外侧块,3寰枢关节,4枢椎之椎体,5第3颈椎
如果您是一位基层医生!请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