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张桂梅,是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老师兼儿童之家院长,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在她身上有许多耀人的光环,令人惊叹,望尘莫及: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才,十七大代表……
还有:年9月,荣获最美乡村教师;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但是,对于她,最为高兴和值得骄傲的是,却是女学生的眼中的“大魔头”、“老大”、“张妈妈”……
因为,在“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征程中,在高考的赛道上,她一直在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成就着众多女孩的精彩人生。
01张桂梅的梦想:让穷苦的女孩考上重点大学,培育出清华、北大的学生。
年6月,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8岁跟随姐姐来云南支边,后与丈夫在大理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
年,丈夫因病去世。张桂梅申请外调,独自一人来到深度贫困的华坪县,担任民族中学教师。
当时的贫困生比较多,许多女生中途辍学。张桂梅去家访时,才发现自己的学生已经嫁人,她就拿出全部工资,替她们交了书费,把她们领回了课堂。
年,张桂梅兼任了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
年,张桂梅向县教育局提出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以解决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但因没钱投入,遭到论证会专家的一致反对。
张桂梅没死心,带上劳模证书等获奖材料,到昆明街头募捐,但被人当作骗子吐口水,放狗咬。有一次,她在一家单位门口靠墙睡着了,被叫醒后,面前站着的省妇联主席,给她拨了2万元。
年,张桂梅作为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参会。她穿的破牛仔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后,对她的访谈节目《我有一个梦想》在电视上热播,女高的项目因此而启动,各级政府先后投入多万元建设学校。
年9月,距建校才4个多月,女高就有了90多名的第一届学生,但学校只是一栋教学楼,没有大门和围墙,也没有食堂、宿舍和厕所。一个学期后,慕名而来的外地老师全都自动离开。
由于招生是来者不拒,学生的基础很差,数学考9分,一道题讲8遍,学生还是听不懂。“老师看不到前途,学生看不到希望。”备受打击的张桂梅觉得学校撑不下去了,希望教育局能帮助分流师生。
但张桂梅得到回复是:“掏了这么巨大的成本,教学质量提不上去,社会不会答应,你也无法赢得家长和学生,以及政府的再支持。”
这些话,张桂梅听进了心里。她决心:总有一天不但要让穷苦的女孩们全部考上重点大学,还要培育出进清华、北大的学生。
事实上,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女学生已经相继考上了浙大、厦大、川大、武大等众多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年的一本上线率是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02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张桂梅几乎付出的是生命。
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是校长,但她又是后勤,也是保安。她的脸色枯黄,眼角、额头和腮帮布满皱纹,头发稀疏碎落,额前的刘海遮盖着一个拇指大小的肿瘤,由于长期病痛,身体瘦成了骨架,但说起话来却语速疾厉、逻辑清晰又不失幽默。
每天起床后,她佝偻着身子,双手扶着楼梯栏杆,费劲地挪动着关节变形的脚,摸黑把教学楼里的灯一个个打开。
凌晨5时30分,张桂梅提着喇叭来到教学楼的三楼高喊:“姑娘们,起床了!”不时又催促道:“丫头们,快点呗!时间快到了,迟到了的扫球场去!”
20分钟后,天亮了,教室里传出读书声,张桂梅再把教学楼的灯一个个关掉,查一遍早课。
早上6点40分,张桂梅回到校长办公室,门口堆着从各个教室搜罗的垃圾,儿童福利院的人员每天定时来取,能卖十几块钱。同时也送张桂梅的早饭:一碗绿豆粥和两个包子。
伴着早饭,张桂梅要吞下12种药物:颈痛片、骨疏康胶囊、风湿定胶囊、六味地黄丸等。她一直只吃素包子,以前不舍得吃肉,省下钱塞给学生,这几年,一吃肉她就呕吐。
对她来说,进食是为了吃药,而吃药更多是为了止疼。手上的止疼膏药一天能用掉2盒,为了省钱,她白天贴,晚上不贴。胳膊上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只能强忍着,脚上、背上就抹痛风型凝胶。
在学生面前,她小心地隐藏起重疾缠身的一面。她依旧是那个凌厉、蛮横的老太太,学生们叫她“大魔头”,也有人喊她“老大”、“张妈妈”。
女高的墙上没挂过校规校纪,制度却“残酷”至极。比如,女生们一律齐耳短发,身穿红色校服,每周只能洗一次衣服,有3个小时能外出。为了不让学生有情绪,女老师们也不能穿裙子,不能浓妆艳抹。
学生们每天的午饭时间只有10分钟,需要完成从打饭、吃饭、刷碗的整个流程,张桂梅坐在食堂里计时。
吃完饭,学生们跑回宿舍午休。张桂梅站在宿舍楼下盯着,按照规定,宿舍的门不能关,谁要是玩手机或者聊天,她马上能听到。
晚上下了自习,张桂梅再次清点一遍人数。离高考越来越近,一医院,她坐在楼下等了40分钟。
每年临近高考时,张桂梅心总是吊的。她逢人就念叨,如果能培养出一个清华或北大的学生,她死也瞑目了。高一、高二的学生每次做课间操,就在教学楼下齐声大喊,“学姐加油!加油上清华!加油上北大!”
“我想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张桂梅说。有问她,那您要付出的是什么?她的泪直直地掉下来,“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
03在高考的赛道上,张桂梅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成就着众多女孩的梦想
最近两年,张桂梅只是在操场上就晕倒了三四次。有一次,她扶着楼梯就晕了过去。还有一次,她在食堂维持秩序,突然栽倒在地。
去年高考前的一天,学生们做完课间操,发现没了校长用大喇叭大喊的声音,回头一看,张桂梅躺在地上。喂下几颗速效救心丸后,张桂梅苏醒了过来。医院,被她拒绝了。还有两个星期就高考,她想再挺一挺。
张桂梅每年都亲自把高三学生送到考场,考试结束了再接回来。女高从来没有毕业典礼,高考结束了,她就赶紧把学生们打发走。“离开的那天,也和平常一样。”
她唯一的执念是:余生能培养出北大、清华的学生。
“她是在和时间赛跑。”经常中有人撞见她一个人在办公室,在木椅上蜷缩成一团,奄奄一息。
年4月的一天夜里,张桂梅疼得失去了意识。宿舍里同住的学生,赶紧给她打止疼药。一个小时后,医院抢救。
县长赶来看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说,“我想提前预支下丧葬费,我要亲眼看着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桂梅也想过,她死了以后,就随便一火化,扔哪里都行。“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就行了呗。”
她收养的一个孩子说,那我们想你的时候看不着。张桂梅说,你在哪个地方想我,我就在你的身边。
年的那次病重,张桂梅最终挺了过来。她又回到了女高,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拿着大喇叭在学校里转悠。
年春节,她到昆明体检,病历上的17种疾病增加到了23种。但她说:“我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现在还能动,我想做点事。我的病我知道,是没有办法治了。如果把最好的时光留给治病,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年7月5日上午9点30分,女高的学生们跳起了鬼步舞。这是女高课间操的一种,张桂梅专门请了一位舞蹈老师,教会学生们。她是个偏心的人,城市里的女孩们会跳的最流行的舞步,大山里的女孩儿也不能落下,不能比她们差。
课间操结束后,女孩们齐声朗诵了一首诗,是张桂梅最喜欢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大家好,我是鲁班石夜读,读书写作,谈古论今;看人生百态,聊趣闻轶事。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