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片子报告颈椎变直反弓骨质增生椎间 [复制链接]

1#
20:21

随着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办公越来越多,人们的颈部和肩部疼痛不舒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脊柱外科门诊经常遇到“病人”拿着X线、CT、MRI报告单和片子来看病,心里特别紧张,要咨询的问题很多,而且五花八门,有的病人还很年轻,十几、二三十岁。

原因是报告上面写着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硬膜囊,椎间隙狭窄等等。问是得了颈椎病吗?问题严重吗?手脚活动得好好的,问是不是要瘫痪啊?在我们医生看来可能是小事一桩,而病人心理负担特别重,反复解释反复问;反过来,有的病人病情真的很严重,需要及时正确治疗,又害怕治疗、不敢手术,怎么劝都不接受,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要解答这些问题,先要搞明白颈椎退化的过程。

当人体进入成人期的同时,发育逐渐停止、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各组织的老化、退变,即进入退变期。颈椎是躯干部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同时也是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及产生退变的节段。

颈椎部位的老化依次可分为椎间盘老化;关节突关节老化;韧带和肌肉老化;椎体老化。

椎间盘老化是一系列脊椎退行性病变的前提和病理基础,也就是说脊柱的老化是从椎间盘的老化开始的,所以保持椎间盘的“年轻态”很重要。按先后顺序及严重程度来分依次表现为:椎间盘内基质和水份丢失;纤维环破裂及层状排列不规则;椎间隙高度下降,椎间盘膨隆、突出;软骨终板及软骨下骨老化。椎间盘退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与异常的机械负荷(与生活、工作相关的力学因素或外伤)、椎间盘营养代谢异常、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高、炎性介质参与及细胞凋亡等方面有关。

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逐渐狭窄,而椎间盘构成整个脊柱高度的20%-30%,年老后人体身高自然变矮和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下降有关。椎间盘老化又导致应力分布异常,运动节段失稳,脊柱后部结构(包括关节突关节和*韧带)开始逐渐受力,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和韧带肥厚,导致中央椎管和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神经卡压和刺激导致临床症状。钩椎关节也随着椎间盘退变而增生,导致椎间孔变窄,这是颈神经根受压的常见原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突出最常见于颈4-颈7,颈5、颈6和颈7神经根从相应椎间孔穿出,受压后产生颈肩臂痛和上肢麻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见部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维持脊柱稳定和柔韧性的周围那些韧带增生肥厚,弹性降低,甚至钙化,这里展示了项韧带钙化和后纵韧带骨化的X线和CT图像,项韧带钙化有时可以摸到,颈后部中线有个硬结,无痛;同时年龄上来后颈部肌肉质地改变,脂肪浸润和萎缩,力量也变差,加上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更加剧了颈椎退变老化进程。可以在磁共振图像上看到肌肉组织里出现了较多的脂肪信号。

CT和X线图示后纵韧带骨化,骨质增生和

椎体骨质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骨质疏松;椎体边缘由于受力异常导致骨质增生,出现明显的骨刺。

颈椎老化会影响你吗?——退变的结局

那颈椎发生退变老化了以后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就是颈椎病?将来会瘫痪吗?

一项长达20年的针对健康无症状人群的颈椎MRI随访研究结果显示:20年期间,一个以上椎间盘发生退变的个体为95%;81%的个体出现了椎间盘信号强度的下降,83%的个体出现了椎间盘突出,86%的个体存在脊髓及硬膜囊受压。但只有15%的个体出现了椎间隙狭窄,20%的个体有神经根管狭窄。小于70岁组,20年后80%以上的个体椎间盘信号下降、突出压迫硬膜囊,椎间隙狭窄程度明显加重。

随访20年期间,尽管95%的受试者椎间盘发生了退变,但只有68%的人出现了临床不适症状,并不是所有受试者。大部分是肩部僵硬不适48%,其次是颈痛17%,上肢麻木只有8%。

最常见的退变部位是颈5、6,其次是颈6、7,颈4、5,颈3、4(发生率80%-95%)。为什么颈5、6最多发,因为颈5、6活动度最大。结果还显示只有40岁以上的人,颈椎生理曲度好坏只和颈7胸1节段的退变有关系,无生理曲度组的91%高于有生理曲度组的54%,差别明显。

另一项病例系列研究的结果也阐释了上述问题,该研究纳入了例接受喉部MRI且无颈椎相关症状的患者;在25例45~54岁的患者中有5例(20%)发现椎间盘突出,而在42例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有24例(57%)发现椎间盘突出。说明正常人群做磁共振的话,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

以上两个研究告诉我们:除了神经根管狭窄和上肢疼痛麻木有相关外,症状和椎间盘各种退变没有相关性,症状发生和生理曲度也没有相关性。

所以这些退变称为年龄相关性变化更合适,而不是具有病理意义的退变。所以你看到X线,CT,磁共振检查结果有这些报告内容,不用胡思乱想,更不用杞人忧天,到正规专业的医生处就诊咨询即可。

出品:医院医院骨科

医院骨科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做

本文受以下项目资助: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

(编号:20DZ、21DZ)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