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居易与元稹世间最好的友谊,是找到另一个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文

周公子

01

大唐元和四年(),春。

31岁的元稹任职监察御史,奉命出使东川。途径梁州,夜宿汉川驿,梦见与好友白居易、李杓直同游曲江及慈恩寺,足足戏耍了一夜。直至天色将晓,亭吏传呼备马,梦境方断。

醒来后的元稹就此题诗一首,寄往长安:

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同日,千里之外的长安。

慈恩塔下,柳垂金线,曲江池畔,桃吐丹霞,赏春踏青者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好友李杓直随着人群一番游江攀塔后,转入附近酒家,推杯换盏,谈天说地。

忽然,白居易毫无来由地停住话头,呆怔片刻后,起身行至柜台前,拿起店里油腻腻的记账笔,对墙挥洒: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而后提笔而立,喃喃自语:

算起来,微之今日该到梁州了吧?

半个月后,白居易收到元稹来信,一看落款日期,大腿都拍肿了:

天了噜,怎么可能这么巧?!

白行简斜睨一眼,瘪起了嘴:

啧啧,这心灵感应,你俩才是亲兄弟!

02

说到这,也不怪白行简羡慕嫉妒。世间的事儿,哪有巧合到这般程度的?

在异地相隔、不可能即时沟通的古代,两个人对彼此的的牵挂和想象,竟同时达到了百分百的重叠度:人物、地点、事件,严丝合缝。

以至于千年之后,围观群众们依然忍不住发出声声天问:

啧啧,这哥俩得是好到了什么程度,方能如此千里神交?!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贞元十九年()说起。

这一年,31岁的白居易和24岁的元稹在吏部考试中同登科第,一起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二人就此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谱写出一段亲密无间、如漆似胶的办公室恋情,哦不,是友情。

用老白的话来说,做校书郎的三年里,他们哥俩是: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啧啧,你看,三年间两个人出双入对、形影不离,风花雪月的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叫人家哥俩哪哪都像呢。

论才,白居易当时有红遍京师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元稹有家喻户晓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二人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论性情,白居易说元稹:

曾将秋竹杆,比君孤且直。

元稹说白居易:

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意思是说,两个人的性格就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是嫉恶如仇、不善逢迎的耿直青年。

而且除此外,哥俩还都出身寒微、早年艰辛;又都曾因种种不得已的苦衷辜负了初恋的好姑娘;再加上共同的文学主张(后来一起搞了新乐府运动),如出一辙的为官态度(朝堂之上,面对权贵,哥俩一个比一个更刚),导致两个人每每看到彼此,内心都有一个声音在呐喊:

尼玛,这不就是另一个我吗?

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

因此,深感“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的二人,动不动就提笔写诗,互诉衷肠: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

不为同登第,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白居易《赠元稹》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看完先别急着吐槽老白的诗肉麻,因为元稹的更厉害。

任职校书郎三年后,白居易离开京城,出任外地县尉,元稹失*落魄、日思夜想: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思。

……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酬乐天》

啧啧啧,连“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不清楚的人读到,哪个不以为是情诗?抄下来写给男神女神,毫无违和感有木有!

别以为这是元同学一时激动,口不择言。这种“像极了爱情”的迷惑行为,相识后的三十多年间,这两个大老爷们是隔三差五就上演。

03

比如,就拿开头元稹出使东川来说吧,一路上元同学对老白各种心心念念,就连看到朵红艳艳的花儿,也忍不住要写诗告诉他:

深红山木艳彤云,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如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走了没多久,发现还有浅色的花儿,那还等啥?继续告诉心爱的老白!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

落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你瞅瞅,这风格像不像热恋中的情侣?发现任何美好事物,都要第一时间分享给对方。

元稹如此黏糊,白居易自然也没落下:

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月之夜,清辉照人,白居易在曲江池畔抬首望月,苦思元稹,还坚信对方一定也伫立在嘉陵江岸怀想自己。

最神的是最后一句。白居易猜测说,他和元稹看到彼此的诗,一定会同时后悔感叹:

哎呀!原来哥们也在惦念我,早知就不矜持了,应该早点寄诗表相思。

你瞅瞅,本来两个大男人之间正大光明、坦坦荡荡的友谊,愣是被他们两个戏精演绎出了百转千回、欲语还休的爱情属性。

这还真不是我乱扣帽子。不信,咱们再来看更明显的例子。

话说元稹在东川思念白居易之余,终于抽空想起了自己的老婆韦丛,并为之赋诗一首:

使东川.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行吧,虽不如写给兄弟的生动有趣,但好歹也是想到妻子了呀。

结果呢,这事儿不知怎么被白居易知道了,然后令人瞠目结舌的骚操作来了,他居然二话不说,提笔就代韦丛写了回诗: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这要换我是韦丛,抄起家伙就得去白居易家砸门了:

我老公给我写情诗,有你特么什么事儿,当老娘死的呀?!

韦丛在世,白居易都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越俎代庖,等人没了,那就更肆无忌惮了。

这不,元稹前脚刚给韦丛写完悼念诗: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白居易后脚就一秒钟韦丛上身,开始写和诗:

答谢公最小偏怜女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树未有烟。

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

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你看,人家元稹夸亡妻贤惠,看到他没衣服穿就赶紧翻箱倒柜;听他说想喝酒,二话不说就拿金钗去换钱。白居易马上就以韦丛口吻谦虚起来:

哎呀,我爱看书爱喝酒天天睡懒觉,既不去院子里拔草,又不下厨做饭,家里穷得叮当响,贤惠个毛线啊,你可别伤心了……

啧啧,能把韦丛气活有没有:

得嘞,你俩才是真爱,老娘让位行不行?!

白居易这厢毫无界限感地打着韦丛的旗号示爱,元稹对老白则是明目张胆地出言调戏。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酬乐天劝醉》

这诗意思是说:王孙把美人劝醉,意欲何为,人人都懂;你老白把我灌醉,又是想干嘛呢?

啧啧,你侬我侬到这种程度,简直没眼看。

所以,大家看出来了没,这二位相知相交的程度,一言足以概之,那就是:如果元白互为异性,其他人根本没有机会。

(围观群众:那感情好,也不用祸害湘灵和莺莺了!)

04

好的友谊当然不止打情骂俏。

公元年,因校书郎之职过于清闲,*治作为不大,二人于是双双辞职,躲进华阳观里闭户读书,潜心备考由皇帝主持的制举考试。

期间哥俩互相探讨,反复切磋,还根据实事热点自己预测出题,而后交换答卷,互相点评。意见不一致时,常唇枪舌战、争论不休,直到一方把另一方彻底说服为止。

一个月后,两个学霸再次荣登科榜,元稹第一,白居易第四。

不仅仕途上齐头并进,两人还和另一个好基友李绅搞了个文学组合,发起了一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针砭时弊,反映民生,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除了一起乘风破浪、相携成长,他们还能患难与共、在人生陷入低谷时为彼此兜底。

元和元年,元稹母亲去世,守丧三年没有收入,生活极其困难。白居易又是给元母写祭文,又是往元稹家送吃送喝,把好兄弟照顾得妥妥帖帖。

投桃报李。后来白居易母亲去世,元稹一样是义不容辞:

伯母的祭文,我写!兄弟这三年的生活费,我出!

母丧期间的白居易贫病交加,很多朋友都消失不见。只有千里之外的元稹,隔三差五写信来关心勉励,又是劝慰老白要心宽想得开,又是叮嘱他要好好吃饭、珍重身体:

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

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

当时元稹被贬江陵,境况也很惨淡,却常常挤出俸禄接济白居易:

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

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

你看,三年间愣是资助了白居易整整二十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他们做京官校书郎时,月薪是万六七,也就是说,二十万相当于一个校书郎不吃不喝一整年的工资。

可以说,如此深情厚爱,就是手足至亲,也未必能做到了。

所以白居易十分感慨:

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

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是啊,不落难,哪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除了家庭变故时互相扶持,宦海沉浮之际,他们亦是始终心系彼此。

比如,元稹任监察御史时,因论事切直,弹劾权贵,栽了个大跟头:

在出差回京途中,遭宦官势力蓄意报复,被打了个头破血流。

而此事明明错在宦官,元稹却含冤被贬江陵。

此事一出,白居易当场气炸,置得罪宦官和藩镇的巨大风险于不顾,火急火燎为好哥们写了篇辩护状,直接怼到了唐宪宗面前。慷慨激昂地列出元稹不可贬之理由有三:

你要是贬了元稹的官,以后满朝文武就没人敢为皇帝大人当官执法、惩凶除恶了!

你要是贬了元稹的官,以后大家被宦官欺负了也不敢吱声,奸邪之辈只会越来越跋扈!

你要是贬了元稹的官,以后地方藩镇有什么异动,也不会有人为大唐挺身而出了!

虽然最终并没能改变圣命,但对元稹来说,已是情义无价。

说来,二人也真是难兄难弟,白居易后来也因越职谏事被贬江州司马。当时元稹身在通州,重病缠身,都快交代后事了,结果听到好友被贬,一个猛子坐起来,愣是又给气活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洪迈《容斋随笔》评价此诗曰: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此语诚然!

05

人生漫漫,境遇有别,常常走着走着,关系就淡了,朋友就丢了。

但元稹和白居易不一样,在一起时,就日日携手,天各一方,就以诗传情。即使聚少离多,友谊却从来未减丝毫。

异地为官时,每一次分别,他们都两情缱绻,难舍难分。比如元和元年,元稹被贬河南尉,白居易落寞万分: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你看,元稹走了,对白居易来说,整个长安城都空了。

元和十年,元稹被贬通州,白居易的心又一次碎成了渣:

醉后却寄元九

蒲池村里匆匆别,澧水桥边兀兀回。

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外地为官的路上,每逢驿站,二人翻身下马后第一件事,就是不停绕着墙壁和柱子打转,寻找彼此的诗,比如白居易贬官江州时:

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啧啧,好一个“循墙绕柱”,画面感简直溢出屏幕,这寻找的哪是元稹的诗,分明是对方那颗惺惺相惜的心啊!

元稹前往通州的路上,也是一样,处处留意白居易的诗迹:

见乐天诗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境遇惨淡时,他们还多靠读彼此的诗来获取慰藉、消解痛苦。例如,往江州路上,白居易逮着元稹的诗卷动不动就读通宵:

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也不例外,你读我的诗,那我干脆就动笔抄你的诗: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身处两地,公事之余,二人更是花式思友。元稹对老白的思念,是这样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寄乐天》

朝朝宁不食,日日愿见君。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

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是这样的:

忆元九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万水千山,也挡不住他们继续打情骂俏:

梦微之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你看,明明是自己思念元稹,白居易非要傲娇地说,你干嘛又想我?害得人家半夜三更梦见你。

元稹也不甘示弱:吆,这话说的,你梦到我了,我可没梦到你撒。

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除了诗唱往来,虽身处异地,有什么好东西,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好哥们。

例如,元稹在四川时,白居易怕他热坏身子,赶忙为其寄去薄衣薄裤: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后来不知从哪倒腾来个外地竹席,也是二话不说就寄给元稹解暑:

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啧啧,这心操得,比人家老婆还细致了。

元稹也一样。家里珍藏的丝绸自己不舍得用,却寄给白居易做衣服: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哎呀,老白,我想象你穿着丝绸新衣去骑马的样子,一定很拉风!

像这样的诗,两个人一写就是一辈子。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

用元稹的话说,二人的友谊是:

迹由情合,言以心诚。远定生死之契,期于日月可盟。坚同金石,爱等弟兄。

白居易也一样,说二人是:

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

的确,自相识之日起,他们即志同道合,生死不渝,诗唱往和三十多年,互相写诗近千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情谊最笃、交往最长、唱和最多的一对挚交友朋。既前无古人,又后无来者。

以至于元稹过世八年后,老白依然会在梦中与他携手同游,醒来泪如雨下: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千年之下读来,依然令人心弦久久为之颤动。

诚可谓“人生得此知己,夫复何求”是也。

06

不过,二人这份令世人艳羡无比的神仙友谊,也并非毫无遗憾。

比如,受限于古代的通讯条件,他们也曾有三年时间完全失联: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以致于白居易思念元稹的大量诗篇,还有贴心为其准备的衣物、凉席,居然隔了两年多,元稹才收到!也因此,才有了元稹笔下那首著名的见信落泪之诗: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你看,三年音讯全无,一朝收到老白的来信,元稹禁不住号啕痛哭,阵仗太大,把老婆孩子都吓呆了。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感慨,生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太幸福了,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搞定一切,好基友天涯海角均可畅聊。

流量不够?没装宽带?

那也不用担心,再搭一个小巧玲珑的华为移动路由器就好了。

新年假期快到了,这个春节,我们与亲朋好友还是要以线上交流为主了。

可回到老家,很多地方往往并不具备宽带条件,而老人们又总是嫌手机流量太贵,不舍得用。

备上一个华为移动路由器吧,无需人工上门安装,快速开通网络,零接触,更安全。

插卡上网,有电就有Wi-Fi,支持4G全网通;移动联通电信的流量卡、物联网卡、手机副卡都能用。

不管是日常家庭上网、亲友联络,还是在线网课、短租合租,都能解决。

而且,对华为手机用户来说,这款移动路由器还有个能为游戏加速的隐藏彩蛋,用华为手机连接这台路由器,将会自动建立一条专属的游戏通道,大幅降低游戏时的延迟、丢包等现象,告别卡顿尽情嗨。

假期里,不论你是要跟知己好友聊个三天三夜,还是打算和家人亲朋视频共度新春,或是在游戏里肆意遨游、放松身心,一部华为移动路由器均可为你助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0805/8096390.html
竹韵北方总第期微刊HappyNewYear

图片:网络

编辑:兔子

七律

初访三亚海棠区北山村

邓世广

庸庸我不事农桑,久慕黎村物阜康。

庭树累累挂芒果,晴霞历历映槟榔。

林幽路转竹枝密,花醉棚悬瓜蔓长。

闻得两湖鱼米好,何须世外觅仙乡。

注:两湖指仲田、文尖两个水库。

山海关感怀次玄烨韵感怀

熊盛元

孽海依前接大荒,祖龙刍狗两茫茫。

也知蓬岛应多阻,仍挂云帆欲远航。

聒耳红歌喧贝阙,弥天黑雾漏晨光。

千年痼疾今谁治,漫乞仙家续命方。

己亥春日赋常熟古里铁琴铜剑楼

于文*

鲁壁经传楚泽氛,名邦菰里夙知闻。

沧江一舸归琴剑,楼阁千橱聚典坟。

行去曾沾常浒浪,别来犹忆尚湖云。

余生河海期清晏,玉轴犀签满案薰。

祝贺友人核酸检测阴性

张幼鸣

时近小年年味寻,归乡与否实焦心。

也知白发已孤枕,无奈缁衣剩苦吟。

可许病龙休许夜,不求阳虎只求阴。

核酸检测证明出,一路春风到枣林。

冬暮

王柳华

雁自南来叶自*,闲庭早砌几轮霜。

清宵有梦知深浅,白发无心计短长。

带雪烟云犹未至,闻梅山寺已然香。

气寒乖隔重帘外,春已诗中阿本郎。

亦说掌掴

傅鹤年

薙发更衣早旧尘,官场惊又见奴身。

山河百战虽归汉,殿宇三呼犹拜秦。

争献卑颜呵马腚,怕横冷眼逆龙鳞。

笏袍自是人民赋,胡畏峰司不畏民。

读群里诗词好句有感二首一

叔末

凡遇无惊岁已长,偶奇惟诧好诗香。

拈文细品生花笔,击案尤钦隽秀章。

梦引孤槎浮日月,神行九畹润炎凉。

此间尽可禅心早,醉在高弦饮鹤觞。

年前雪后

司马小生

飘飘洒洒逐霾尘,雪后山川白且纯。

岁近辞行庚子日,冬寒对接丑牛春。

登来英盼将谁主,国盛家欢又一辰。

寄语东风绝时疫,莫教愁损九州人。

无题

敬言

至此囚身别故乡,寻梅踏雪问残阳。

几回梦里堪垂泪,寸许屏前欲断肠。

度日犹知诗共曲,临风还记雁成行。

从来辽水心中纳,不厌多情塞北霜。

答隆冬友人见寄

童心

莫道坚冰冻未开,阳春不约也重来。

幽人踏雪梅为友,杞客忧天梦是埃。

自有诗书闲可读,早无鸥鹭乱相猜。

红泥绿蚁翁翁醉,谁解浮生似我哉。

长城第一墩

王同勤

高台遥望倚祁连,雨打风吹五百年。

大漠颓垣成古迹,急流浊浪阻狼烟。

人来已忘兵丁苦,车过皆因景物牵。

红树*花远戈壁,谁教旅客似游仙。

庚子岁杪有感二

封明珍

一夜钟声两岁听,片时火树照苍冥。

染尘蓬鬓添霜白,破雪梅香合墨馨。

似觉砚飘新旧雨,犹思酒别短长亭。

未嗟真性由人误,客地逢春满目青。

岁暮聊吟

如嫣

可怜岁月指间沙,每忆不由空自嗟。

累日谋生尘世里,今朝养病女儿家。

经多得失悲蓬转,历尽炎凉感鬓华。

聊赖肝肠问归路,奈何归路在天涯。

孙女四岁

梅*诗雨(唐山)

妞妞日渐识人情,膝下天真问不停。

想羽云边摘星斗,用心纸上绘丹青。

嫩苗茁壮春常驻,小辫婆娑梦已经。

每愧才疏难解答,幼儿园里去聆听。

下班遇雨

八卦掌付

摩托车行急雨中,珠留镜片雾濛濛。

移山岳哭寒无力,举伞天悲漏趁风。

倦迹醉倾龚渤海,馀生饱识董胶东。

翠华左厩西巡日,记否神游万寿宫。

长车海南之十三·徐闻登渡

竹杖芒鞋

无分庶子与王孙,扫码还兼测体温。

窕女衰翁真面罩,轻巴重卡巨鲸吞。

舱中铁马休行足,甲板新霞慰旅*。

昂笛一声风正好,沧溟如锦日如喷。

冬日闲吟之二

安宁(开封)

朝花夕拾自钩沉,散淡中年独善身。

偶尔无聊成酒*,时常有愧作诗人。

半生走过今非昔,一梦醒来假亦真。

笑看千帆行侧畔,逍遥度日远红尘。

会饮城中鸭丫酒楼以赠诸旧友

三无先生

沉浮江海各经年,客老终归浙水边。

会饮何当三盏酒,试茶遥对五湖烟。

清真犹喜存风骨,羞涩无须说俸钱。

堪笑扶头微醉后,梅香一缕正催眠。

梁静

暂别仙山堕玉楼,更随残腊散琼洲。

江鱼已尽空垂钓,野岸如遮欲系舟。

背月穿帘销瘦骨,因风剪水入吟眸。

玄霜不寄蓝桥梦,却为人间羡白头。

冬日闲吟

惜若

光阴次第近新正,雪发*昏照月明。

天地无情生万象,乾坤有象系苍生。

花开岁晚香犹润,酒熟人归味自成。

赢得白头幽处老,何妨多出两三茎。

题汾河廊带之苗堡

贾发真

枕上涛声入梦来,蒹葭杨柳错徘徊。

垣墙熠瓦鸡鸣晓,水镜疏星堤隔隈。

数里风烟连剌堰,几群鹭鸟掠花堆。

游园尽是齐纨动,村落河边珠一枚。

注:苗堡,村庄。

晨起感吟

秦老吕

云裁几匹裹山城,天正明时却未明。

腊八新翻年既尽,春三不到冷难平。

树头老打寒风掌,窗外鲜闻乱鸟声。

去岁瘟神今再送,牛蹄健稳踏莎行。

腊八有感

冉茂生

腊月催年遇大寒,孤怀醉意上危栏。

每因往事曾勾兑,那有真情不买单。

雨雪人疏归鸟寂,江湖水逝落花残。

慈亲孝悌初心守,梦里翻新世界观。

寄邱山泽诗兄

干章焕

情满青山抱自然,闲时爱拨伯牙弦。

诗风冲淡追陶令,禀性纯真近谪仙。

网上逢君曾觉晚,帖中论道已忘筌。

天堂寨里花开日,欲约仁兄看杜鹃。

注:邱兄网名情满青山。

冰凌花

老顽童

是谁舞笔到三更,无墨画图窗上呈。

成片树林村外密,一条花径岸边清。

静临新蕊缺香气,久听深溪失乐声。

悄至人间来做客,巧妆千户不求名。

喝腊八粥有感

林木(辽宁黑山)

锅煮沧桑腊味稠,青花碗里各春秋。

人生路上无成败,过客心中有去留。

长啸焉能驱旧忆,孤怀岂可解乡愁。

粥香未品思如水,回首童年比梦幽。

腊月初十辞鼠迎牛之时成律

张海玉

杯酒高擎送鼠归,大河东去日朝西。

当年有志曾填海,晚岁无能亦缚鸡。

壶煮三江邀剑客,诗成七律筑芹泥。

临风休叹丝生雪,着我牛衣自奋蹄。

无题

岭上寒梅

半世餐风百难身,是中滋味向谁陈。

苍龙日暮情犹在,老骥途穷志未申。

一夕樽前陶令酒,千秋局外烂柯人。

明朝着屐溪山去,挂角无书踏锦茵。

游天津古文化街感吟

霍庆来

古色古香文气浓,长街漫步意葱茏。

口红故事饶追念,八宝茶汤引觅踪。

把玩泥人尘梦醉,闲观丝绣雅怀丰。

津门艺术真堪赏,但惹诗朋纵笔锋。

冬柳

秋菊(辽宁黑山)

素装绕岸守河池,不畏寒冬梦有思。

瑞雪纤纤梳发醉,凄风冽冽搅心痴。

萧条从未拋乡土,落寂依然展故姿。

老干新枝多少意,东君一过又成诗。

雪晨有作

姚雪飞

惊见窗前舞玉尘,翘望半季最相亲。

无梅一日非完美,有雪三冬才至臻。

装点山川千里画,赠酬村野万车银。

此生渐老应如是,瘦尽残躯换丽春。

戏题

姑苏寒客

筑得篱笆出得墙,抖音快手两彷徨。

山中菱角何时老,地里鸡瓜那个长。

除却粉丝君不爱,拼教流量我先狂。

区区点赞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