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一名74岁的老人因胸痛入院,医生检查发现,这名老人心肌梗死后并发室间隔穿孔,也就是俗称的“心脏破裂”,危在旦夕。
但其实患者早有胸痛的症状,但并没有重视,耽误了治疗时机,幸好最终被救回。
中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杨艳旗教授指出,这位患者的案例值得公众重视。如果她在出现胸痛症状就尽早就近至胸痛中心就诊,也许就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专家提醒,冠心病起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应该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胸痛六天后老人心脏破裂
心脏破裂前,74岁的钱奶奶并非没有收到过“警报”。
今年8月份,她曾发作过一次剧烈胸痛,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6天后,钱奶奶再次出现剧烈胸痛并伴有两次晕厥,家人医院急诊。医院当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但在转入中医院后,医生通过检查发现,钱奶奶心脏中的一根动脉血管已经完全闭塞,大面积的心脏肌肉已经失去了血液供应。
急诊和心脏内科的医生立即紧急为钱奶奶开通血管,植入了一枚支架。剧烈的胸痛立马得到缓解,钱奶奶的脸色也逐渐恢复血色。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天心脏超声检查中,医生却发现钱奶奶在大面积心梗后,留下了室壁瘤和室间隔穿孔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死亡率高达90%
“
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发生率仅为1%~2%,原因是失去血液供应的心肌细胞坏死后,在血流压力的冲击下不堪重负而破裂。
——中医院
心血管外科主任杨艳旗
”
医生表示,这种并发症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导致死亡,在临床上死亡率高达90%,多数患者没有手术修补室间隔穿孔的机会便死亡。
虽然住在监护室的钱奶奶看上去一切正常,实际上危险的种子已经发芽。
杨艳旗教授详细了解分析钱奶奶病情后当即决定进行开胸手术,为钱奶奶修补心脏。
医生表示,钱奶奶心脏上发生的室间隔穿孔,会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左心的血液从室间隔上的破口进入右心,加重右心室的负担,很快就会进展为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与此同时,钱奶奶的心脏宛如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随时都有发生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致命的情况。
千钧一发之下,医护人员尽力稳定病情,争取了十天时间让钱奶奶水肿的心肌得以恢复,从而减低手术的危险。
术后,钱奶奶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已康复出院。
心脏疾病拖不得出现症状早就医
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起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
——杨艳旗教授
医生表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吸烟、不合理膳食、过量饮酒等。另外,它与年龄、家族史、感染病史等也有密切关系。
杨艳旗教授提醒,预防冠心病应该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身体、远离烟酒,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医院进行体检。
如果出现不适应该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END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王高云
↓↓↓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在南京』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