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家访谈心脏起搏器连续放电ldqu [复制链接]

1#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它的种类五花八门,其中疑难复杂的心律失常药物有效控制率低、射频消融难度大,是心脏疾病致死致残的最重要原因。本期名家访谈,记者医院(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明龙教授。

他表示,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实践,他们探索和创新了多种手术方式,目前绝大部分的疑难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通过精准消融,达到根治的目的。

专家简介

陈明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A类特聘教授,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的诊治,特别擅长于复杂心律失常如房颤、房速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肯定。曾多次于海内外大会上进行手术演示,技术推广辐射全国及东南亚多国。其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持续性房颤的个性化消融策略,医院推广开来,被行内专家称为“南京方法”,全国多家媒体杂志均报道过其先进事迹。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内外科联手精准解决心脏“电风暴”

来自武汉的老桂,去年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医院装上了心脏除颤器后,不仅室速仍然存在,且除颤器持续放电,这让老桂吃尽了放电的苦头。为提高生活质量,射频消融手术成了老桂的“救命稻草”。由于老桂病情复杂,医院先后做了两次消融手术都失败了。

去年9月,老桂坐救护车转到了医院。陈明龙解释,如果把复杂性心律失常比喻成自来水管漏水,我们看到的表面墙体渗水并不代表是漏水的源头,而是漏水表现,此时如果仅仅处理渗水的墙体表现堵漏效果肯定不明显,找到源头才是关键。陈明龙介绍,老桂入院后,心内科团队与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邵永丰教授团队联手,经过前期的分析,由外科团队开胸后暴露心脏,心内科团队在心脏表面为老桂进行了加强消融手术,并通过注入无水酒精将室速的触发点彻底清除,整个过程大约两个小时,手术非常成功。

20年钻研手术从几个小时到几分钟

“内外科联合消融的杂交型手术,对治疗疑难复杂型的心律失常患者效果不错。这也是团队近20年来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成果。”陈明龙告诉记者,从年第一例内外科联合杂交消融手术,到现在共完成了12例疑难手术,这些装了除颤器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手术都失败了,如不实施有效治疗一般都会死亡,经内外科杂交治疗术后康复都非常好。就在今年年初,一位温州的18岁小伙子,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伴发恶性心律失常,安装了皮下除颤器后又出现持续放电,小伙子反复晕厥,医院接受了杂交消融手术,方才解决了室速难题。

“很多患者尝试了多种方法后走投无路了,于是来试试我们的‘南京方法’。”陈明龙说。在他看来,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帮助疑难危重患者解决问题是最关键的。面对曾经手术却失败的患者,团队成员会想方设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他告诉记者,作为在全国率先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开展射频消融治疗的团队,他们也常常是一边摸索一边尝试。在早期,为了帮患者精准找到射频消融点,仅建模、采点、推算等准备工作就要花上2-3个小时,最长的时候要10个小时,并且要随时准备处理患者的各种突发危险。如今,基于团队成员对精细解剖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对复杂心律失常机制理解的加深,熟能生巧,现在他们开展手术,往往数十分钟就能很快锁定消融区域,最快的几分钟就能精准找到心律失常的触发点。

“反7字”切口等多种手术方式写入全球指南

什么是“反7字”切口,这对患者又有哪些优势呢?陈明龙介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发现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因为切口原因约有10%的患者会在术后10年间发生房速。虽然房速可以通过消融手术解决,但对患者来说,不仅要忍受手术后的遗留问题,还要再接受一次手术。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岂不是可以让患者少受点苦?通过比对研究,陈明龙教授发现这些心脏手术的患者都是“1”字形切口的患者。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他通过改变切口的方向位置,把“1”字形切口改为一个反写的“7”字形切口,这样就可以把产生房速的源头除掉了。

据记者了解,在医院,每年约有台射频消融手术,其中如房颤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复杂型心律失常消融手术平均每年台左右。面对大量的患者,特别是疑难危重患者的性命之托,陈明龙教授坦言,“作为一名医生,既要能帮患者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要尽可能帮助患者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为此,陈明龙教授及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他们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创立了心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出口”,“假性大折返”房速以及“标测窗口重置”的新理论及新策略;首次揭示了心脏外科手术心房切口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揭示术后房速的电生理机制,将该类房速消融成功率提升至95%;同时提出“消融分支型室速新型方法”使得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研究小组还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希浦系统加速性自主心律”及其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他们团队就复杂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研究方面已经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文章40多篇,陈明龙教授还作为亚太区组长编写了全球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相关研究成果被全球权威指南、国际经典教科书推荐、收录,并在国内外广为推广应用。

通讯员吴倪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孙苏静

推荐阅读

1、7月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3瓜3豆!降糖健脾、祛湿气,整个夏天都舒服!2、钟南山院士16年前突发心梗,如今保持健朗!他这5句话,每个人都该听听!3、11岁男孩重度肝硬化,医生痛心:一个常见的饮食习惯害了他!如果你想更方便的找到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步骤很简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