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轻轻地,囡囡的呼吸像羽毛一样轻;体重也那么轻。3.4公斤,同出生时一样。想活下去的勇气,却那么重。
小小的心脏,4个破洞,医生须使出“绣花功夫”,一针一线“打补丁”。
小小的人儿,经历“人生第一场风浪”,任凭“浪高水急”,闯出一片天地。小小的女孩,可知,作为贵阳市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体重最轻的患儿,胸口的伤,是“生命的勋章”。多年后,你会听到这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指甲上的刀光剑舞”、心脏停跳70分钟的惊心动魄、医生护士昼夜守护的脉脉温情……不论哪段截面,故事开端必定从你的父亲开始。
孩子,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父亲为了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好疼好疼!囡囡的心脏有4个小洞
今年4月4日,医院,一个粉团似的婴孩出生,这是26岁胡宣(化名)的第一个孩子,他翻查字典,取的名字既好听又寓意吉祥。然而,一个月光景,噩耗传来。医院查出,囡囡罹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其中原本应进入主动脉供应全身的动脉血,有4/5通过心内缺损进入肺部,引起重度肺动脉高压,反复的肺部感染为并发症,同时又为“导火索”,导致呼吸功能和心功能衰竭。爸爸妈妈的心,好疼好疼。
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为人父母的喜悦,就要面临失去你的痛苦。
胡宣表示:这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我抱着囡囡,医院,一次次被拒绝。”年龄小,是主要原因。那时的宝宝,才1个多月大。有医生建议“半岁后再动手术”,但他害怕,孩子的时间不够了。一刻未曾、未想过放弃。当医院心血管外科的救治能力,“极有可能会发生奇迹”,胡宣重燃希望,打电话到当地电视台,巧合的是,接听的记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副院长王平凡。
王平凡被这颗“爱女的心”深深打动,他将情况转述医院(医院)心胸外科。医院对口协作单位,王院长答应派专家过来一同救治。
直到此时,胡宣稍微松口气。他事后坦言:“那天晚上,才敢合眼睡个囫囵觉。”
心脏停跳!医生在“指甲盖”里修补心脏
对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胸外科领域有句老话:2公斤是一道坎。意思就是,体重越轻,困难越大。囡囡,做手术时,只有2个多月,体重3.4公斤,和出生时一样。这是文献资料记载,贵阳市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体重最轻的患儿。医生护士好心疼。
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吴曦珂一直守护着囡囡,从术前到术后。他一刻不停,和其他科室医生反反复复制定手术方案。
对胡宣一家来说,既是苦等的焦灼,更是重生的希望。终于定了!6月12日上午9时手术,医院专家主刀,进行手术。小小的囡囡,躺在手术台,她还不明白发生什么事,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一切,没有啼哭,或许是看习惯“白大褂”。当麻醉起效,吴曦珂配合主刀,打开胸骨,准备“修心”。小心脏像李子一样大,“砰砰”跳动。“室间隔缺损1厘米,房间隔缺损8毫米、5毫米、3毫米……”吴曦珂说,心脏上的洞,要用线修补。下针前,体外循环机启动。孩子的心跳慢慢停下,体温降至28.4℃。医生在“指甲”般大的操作空间,争分夺秒挥舞手术器械;精湛医技在方寸之间,淋漓尽致。
一针一线,皆为生死。
两张补片,一张补室缺,一张补房缺。医生如同“打补丁”,心脏下端一针,补片一针,来来回回,穿梭不停,一朵“小花”在心尖“绽放”。此时,心脏已经停跳62分钟,准备复跳。不可以马上“开闸放血”,必须引导疏通,循序渐进。当中断的血流再次奔涌,小心脏恢复跳动,有着力量的韵律,代表生机。周围响起欢呼声,雀跃从每个人的眉眼中传递而出。
当天15时30分,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胡宣一家,等到了成功的好消息。
彻夜守护!他们为你付出很多
术后,囡囡被送到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吴曦珂72小时没有回家,守在她身边。新生儿科主任王薇,为了保证小婴孩的生命体征在平稳状态,要求科室护士每个小时都要记录:每种药物的用量都要精准到毫升;排出尿量,精确到毫升。在“白衣天使”彻夜守护下,尽管面临着“人生的第一场风浪”,囡囡依旧闯过一关又一关,感染、呼吸纠正……最终抵达胜利彼岸。日前,她出院了。白白胖胖的,和入院相比,判若两人。
医护人员祝福:快乐成长。
孩子,你一定会的。心底的那朵“小花”成长为“参天巨树”,保护着你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奔跑,呵护着你的健康,将来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子,都没有影响。孩子,加油!就如脸上甜甜的笑容,世界从这一刻起,变得甜蜜。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丹实习生赵李雪编辑:刘添元李娟统筹:晏海艳编审:王璐瑶杨仪
更多新闻
·深夜通报!一例鼠疫病例确诊
·贵阳市5名市管干部任前公示
·刘国梁道歉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