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颈椎病的酸痛你也懂一个动作,帮ldq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中药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9.html

有人说进化是个轮回

人类好不容易学会直立行走

却变成了“低头族”

脖子前伸、颈椎反弓、腰椎间盘突出

看起来就像在一步步退化……

因为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很多人的脊柱年纪轻轻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于是,第一批90后不仅“秃”了,颈椎腰椎可能也“突”了。

脊椎病被列为“世界十大被忽视健康问题”之一,年轻人们虽然知道一些姿势会伤害颈椎腰椎,但还是改不了手机不离手、尽量葛优瘫的习惯。

为什么“低头族”更容易得颈椎病?如何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全国知名脊柱外科专家、广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吴增晖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专业解答!

01

为什么“低头族”更容易得颈椎病?

现在的年轻人离不开手机,长时间低头,很多人出现颈椎的椎间盘突出。

对此,吴增晖教授表示,长时间低头,颈椎各个节段的椎间受力较大,会导致椎间盘加速退变,退变后椎间隙的高度下降,进而导致颈椎的生理前突会丢失,出现颈椎变得平直,如果严重会出现颈椎的反弓甚至后突的情况。

而力线改变、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突出,会导致神经受压、椎动脉受压、血供受到影响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压到脊髓神经出现手脚的麻木、乏力、大小便的困难等。

如果长时间低头,受力大后加速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加速退变还会表现为脱水,间隙高度丢失,生理弧度变小,出现颈椎平直,四方面的力线改变后,则出现颈项部的酸、胀、痛的情况;

如果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则出现四肢的麻木、乏力;

如果压迫椎动脉或截段不稳,刺激到椎动脉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或恶心、呕吐的症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头晕不一定是颈椎病有关,许多内科等疾病也会导致,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来判断是否是颈椎病引起。

比如,如果内耳引起,可能有耳鸣或听力的下降;如果神经内科的问题引起的头晕,可能晕的情况跟体位的变化不大。而颈椎引起的头晕与颈椎的活动体位改变有关。

02

得了颈椎病要手术吗?

先分清颈椎病类型!

吴增晖教授提醒广大患者要先明确诊断,因为颈椎病有脊髓型的颈椎病、神经根型的颈椎病、交感型的颈椎病或混合型的颈椎病。

临床上需要明确诊断和分型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脊髓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其他类型的颈椎病会选择手术治疗;其他神经型的颈椎病、交感型的颈椎病可选择保守治疗,例如牵引、理疗、药物及自身保健锻炼。

03

轻度的颈椎病能否治愈?

吴增晖教授解释道,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如果压迫神经根,可能通过理疗、牵引、保健性的锻炼,达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压迫的颈脊髓,出现颈脊髓损害时,不能选择保守治疗,要尽快选择手术治疗。

所以出现颈部神经受压,要分析是压迫神经根,还是压迫颈脊髓。颈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神经根是周围神经。

如果压迫中枢神经,容易出现神经的变性,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神经根属于周围神经比较抗内压,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的希望较大。

04

学会这个动作

轻松缓解颈椎不适!

颈椎病往往是长期时间的低头伏案导致。人在低头时,颈项肌附着在颈椎的后部结构棘突和椎板上,如果长期低头,颈项肌像吊车缆绳一样,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出现慢性疲劳,表现出酸、胀、痛的症状。

如果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可增加肌肉抗疲劳的能力,也会增加它对颈椎稳定性的保护。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缓解颈椎病造成的不适,主要要依靠锻炼。

吴教授也传授了一个颈椎放松小动作:

把手放在一起,放在枕骨的后面,头用力往后顶着手,手往前推着头,头和手力量对抗,慢慢头后仰,仰不动则停,然后放松并重复做这动作,达到锻炼颈项肌的效果。

如果颈项肌力量好,可增加颈项肌的抗疲劳能力,增加颈项肌对颈椎的保护。

一起跟着吴增晖教授

来做个颈椎操吧!

此外,吴教授提醒,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颈椎病预防和缓解颈椎病造成的不适都很有帮助,可选择游蛙泳、打羽毛球、放风筝等方式锻炼。如果条件不具备,白领一族平时也可在办公室做简单的颈椎操。

颈椎腰椎问题不容忽视

千万别等严重了追悔莫及!

少低头、多锻炼

一起保护我们的脊椎吧~

专家介绍

吴增晖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导师

年就读于第一*医大学*医系,年毕业后开始骨科临床工作。年师从刘景发教授、年师从钟世镇院士,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年医院学习颈椎外科一年,赴美国纽约大学和内华达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微创脊柱外科4个月,年赴澳大医院医院,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脊柱外科中心学习脊柱畸形的诊治。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LIF脊柱微创手术,擅长脊柱各类疾患和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对颈椎病、脊柱侧凸畸形、脊柱滑脱和腰腿痛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脊柱畸形的矫正、脊柱非融合技术和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方面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

主持全国自然科学基金、*队及广东省科研基金6项。曾获*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队科技进步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4部,专著副主编2部。担任《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创伤外科杂志》等编委。全国脊柱内镜常委,颈椎、腰椎学组和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出诊信息:每周三上午,门诊二楼脊柱外科名专家门诊

文:家庭医生在线、广医三院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视频:家庭医生在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