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队员伤心回忆:11名战友排练场牺牲
资料图: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副团长梅兰芳为 指战员演出
资料图:捐献“香玉号”飞机的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 官兵演出
11名战友当场被炸死,年纪最小的只有17岁
邬戈:大概几分钟以后,敌机的第一次轰炸就过去了。当时美国飞机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轮番轰炸三次到五次。它看准你这个地方了,它就连续炸,炸弹投光了,它就回去装炸弹再来。我说赶紧往山沟外头跑,我们两就像百米冲刺一样跑,跑了没几十米,我好像听见我的副队长喊,邬哥,指导员负伤了。我说不对,咱们赶紧回去。
接着又100米冲刺往上跑,跑上去一看指导员两条腿被敌机炸弹炸断了,只留了一点表皮。我们就把房子里的救济包弄出来,给他包上,上头来通知了,负伤的同志赶紧抢救,健康的同志赶紧撤离。我赶紧去找担架,抬着指导员到卫生队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把队部的房子简单看了一下,我们一位拉小提琴的同志躺在音乐组的门口,身上也没有负伤,我大声喊怎么了,一摸他已经牺牲了,我赶紧进去弄个大衣把他盖上,我们就赶紧撤了。我们又跑出山沟,第二次轰炸来了,那一天敌人轰炸了五次。我们一个师文工队30个人,队长到*治部去拿材料,回来半路上正好遇到空袭,后来我们发现他牺牲在路上,脑袋一半没有了,胳膊也没有了。
主持人:当时咱们文工队一共牺牲了多少同志呢?
邬戈:11个,我们30个人牺牲了11个。
代替我负责的同志把我们那个演唱组带到一个山坡上向阳的地方,围在那练大鼓、三弦。当时一个炸弹落在他们这一圈人的中间,炸弹炸起的土把他们覆盖了,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我们仔细地找,发现一只脚,大家就很紧张了,原来七个人都埋在那了。有一个女同志倒是离着远一点,不知道她这个时候往哪走,也牺牲了。他们的衣服当时都被炸得支离破碎,可以想象这气焰有多厉害。我当时躲在山坡上的时候,棉帽子都飞掉了。
主持人:您当时躲的那个位置离炸弹爆炸的距离有多远呢?
邬戈:我的周围都是炸弹呀,就是没炸到我身上来。
那个时候全队倒是没有痛哭流涕的,更多的是悲愤和仇恨,要为烈士报仇,大家的心好象掉在冰窟窿里一样,这个日子太难过了。你看看这些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小姑娘,最年轻的一个才17岁。
主持人:邬老,你们在前线当时要排练很多的节目给咱们的 战士表演。在您和您的战友所排练和演出的节目中,给你印象最深、使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个节目呢?
邬戈:应该说是我演唱的胶东大鼓《炮兵英雄孔庆三》。
孔庆三是炮兵班长,当时情况很紧急,炮必须要架好,但是地形不允许,他就拿胸膛去顶炮,炮打出去了,把敌人的碉堡打掉了,部队上去了,他壮烈牺牲在阵地上。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工团,都表演这个节目。
主持人:当时咱们文工队员跟朝鲜当地的老百姓接触多吗?
邬戈:接触很多。
主持人:和他们接触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呢?
资料图: 总部领导与赴朝慰问团一起观察阵地,右前为贺龙团长
盛开的金达莱:中朝人民*队的友谊
邬戈:朝鲜老百姓当时跟我们很有感情。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腊月的金达莱》,金达莱花是朝鲜的国花,开放在腊月。朝鲜人民*建*节要到了,我们 组织大规模的慰问团去慰问他们,他们两个月以前就知道了,整个部队都轰动了,他们就开始准备怎么来接待 。他们有的从金刚山上把竹子砍下来作为拐杖,有的把玉石掏上来做花盆。
但是后来他们想到一个好办法,要培育金达莱花。当时朝鲜人民*建*节是二月八号,他们集合起来跑到金刚山上,冰冻三尺地去挖金达莱花的花种,因为冬天都是埋着的。挖下来种子以后,放在自己衣服贴身的地方,然后把花种在炕上拿温水灌溉,有人值班,有人烧炕,过不了多久,炕上一幅绿色的丝绒出来了,再过不了几天,枝丫出来了,再过不了几天,花蕊慢慢出来了,而且到我们去的那一天,花正好盛开了,又亮又鲜艳,他们就把它割下来,一捆捆地包上。那一天我们在山脚下敲锣打鼓欢迎他们,因为晚上我们要演出嘛,老远看见一条红色的火龙从山顶上下来了。当时我们发呆了,怎么可能这数九严寒的天,雪花还在飘着,哪来的这鲜花呀。当时我们是非常感动。
我把这个故事记下来以后,就写了一篇稿子。我们撤*的那一天,1958年10月25号,《人民》第八版,就采用了我这一篇《腊月的金达莱》,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滚动播放了好几天。
主持人:我记得我们入朝的时候,毛主席给 的命令里头,其中有一句,就是告诉 的所有官兵,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的 进入到朝鲜后确实是这么做的吗?
两只可爱的小狗见证了我们的仁义之师
邬戈:确实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我们到人民*部队去演出。我坐在第一辆车上。
主持人:当时是坐卡车去的?
邬戈:嘎斯51。我们一个文工团5辆车就够了,所有的布景、道具、服装,连我们60个人。我在第一台车,当时一位胡班长开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主持人:当时是白天还是夜里?
邬戈:夜里,因为要赶路,第二天就要演出了。
我就坐在副驾驶上,突然一个猛刹车,我差一点顶到玻璃上。我怎么了,胡班长没搭理,开着门下去了。我也去看看究竟什么问题,一看,他从车头底下抱起来毛茸茸的两只小狗,很可爱,胖胖的,很小,差一点把它们给轧死了。当时就来了很多朝鲜老百姓,因为那里是一个村庄,我们再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目的地了。
有一个老太太把人推开了,一直往前钻,上来就把两只狗抱起来,胡班长说"阿玛尼(老妈妈)对不起,我吓着它了",阿玛尼一个劲的摇头,说话咱们也不懂。最后我们一位朝鲜族的同志来做翻译,他说老太太根本不接受你的道歉。我们开始都不明白,后来他接着翻译老太太的话,我们才明白了。这个老太太是小学退休的校长,很有水平的一个人。几年前她的小孙子在公路上玩,美国兵把小孙子就轧死在这个地方,血肉模糊。当时美国兵不但不停车,还哈哈笑。可是今天 连两条小狗都这么珍惜,还不停地道歉。老太太说我原谅你什么呀,我要感谢你们,你们是仁义之师、文明之师。当时我们真是十分感动。
然后她一定要把小狗送给胡班长,我们当然不能要,但是老太太一定要送,最后只好留下她一只狗。我抱着狗,胡班长开着车,跟他们告别了。
主持人:战争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温暖的。在 战争中,许多 战士还为及留下姓名,就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异国他乡,但我们相信,每一个牺牲,都是值得永远被铭记的,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感谢邬戈同志的精彩讲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