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催人泪下的小诗
最近读到一首小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当读到这首仅52个字的小诗时,仍不禁潸然。尽管介绍此诗的人并没有告诉我们作者是谁,但我们从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为人子、人女者心灵深处对母亲真切的思念与爱。诗中的前天,指的不一定是具体的时间,可能是作者生活中的一段时光。受过苦的人都知道,在那衣食无着的日子里,一碗油盐饭,对于穷人来说也可能是一种奢侈,也可能是一种渴望。一饭油盐饭可能是父母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吧。在一碗油盐饭的背后,又不知有着母亲怎样的辛酸。如果把诗意变幻成一幅画面,我们会看到:一个学生放学回家后,习惯性地掀开锅,看到了母亲为自己准备好的油盐饭,(是盖在锅里的油盐饭),带着感激,带着愧疚,边流泪边将一碗油盐饭吃下。可昨天(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昨天)当他放学之后,锅里却没有了母亲经常为自己准备的油盐饭。这就告诉我们,作者的家中出现了变故。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早已成了习惯,而自己也早已吃惯了母亲为自己炒的油盐饭,但昨天却没有了。当我们读到此处,不由得有一种心悸,有一种恐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孩子在母亲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但疼爱孩子的母亲怎能忘记给上学的孩子准备孩子爱吃的油盐饭?“今天”,诗中道出了没有油盐饭的秘密和原因。懂事的孩子不知带着怎样的悲痛、怎样的思念、怎样的愧疚,含着热泪炒了一碗油盐饭,跪送到了母亲的坟前。是啊,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带着留恋、带着牵挂、带着遗憾终于去了。可母亲生前总是为自己准备油盐饭,可自己怎么没想到也为母亲炒一碗油盐饭呢?“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尽管自己没有成叠的纸钱,没有山珍海味的祭品,更没有提前为母亲修下豪华的墓穴,权且也炒一碗油盐饭作为对母亲的孝敬、对母亲的感恩吧。读到这里,怎能不让一切还有着人心、良心、孝心的人心碎?怎能不使那些有老不养的不肖子孙汗颜?在这首小诗里,油盐饭是母亲对儿子(或女儿)疼爱的象征,是母子(或母女)感情的纽带,更是人间真情的展示。尽管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纷繁,越来越势利,越来越铜臭,但人间自有真情在。这真情的存在和激发,将会使一切丑恶遁形。二○○九年六月四日作者:山东省禹城市检察院